A.浮云般的困窘:一不小心掉進陷阱日子難,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錢來之不易,掏得卻容易。除了物價上漲因素外,受騙上當、參與各種名目的集資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如果有人向你借1萬元,你十有八九會拒絕。但如果有人說你借我1萬元,10年后還你8萬元,你十有八九會答應,把血汗錢心甘情愿地交給他。好了,從此以后,這筆錢就不屬于你了。這樣籌個十幾萬元不稀罕,如果是十幾個億就成奇跡了。創(chuàng)造“奇跡”的人是在兩部反映遼東農村風情的電視劇中飾演正派角色“馬書記”和“陳書記”的“書記扮演專業(yè)戶”,他非法吸納社會公眾資金12.7億元。其忽悠秘籍也是所有集資陷阱的基本路數(shù):一曰大吹法螺,二曰大畫餡餅,三曰狂推餡餅,四曰拉名人大旗做虎皮,五曰直接打造自己的明星臉,六曰花大錢買高帽子,七曰重賞募勇夫,八曰大造聲勢障眼法,九曰鐵腕辣手護錢袋。金融常識的缺乏,理財技能的單一,有關部門的監(jiān)管缺失,廣告的推波助瀾,種種因素造成了一幕幕悲劇的發(fā)生。
B.云開霧散萬里晴:擦亮眼睛高智商一是不被社會名人和影視明星的“光環(huán)”迷惑。二是要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學點理財常識。既然世界股神巴菲特給股東的回報才30%左右,你怎么能相信八九倍的投資收益?如果某個行當真有這么高的利潤,國家干嗎不開發(fā)?那么多憂愁錢花不出去的富賈干什么去了?還輪得到你去開發(fā)?三是不要輕信宣傳和廣告,絕對不可以人家說啥咱信啥。一個往沙地撒錢的企業(yè),怎么會有那么高的利潤回報?四是要謹記“隔行不取利”的古訓,不熟悉的領域投資要慎重。五是不要對財富欲望太旺盛。面對“錢生錢、利滾利”,“零風險、高回報”誘餌,在不真正了解其投資產品的前提下,難抵巨富誘惑,抱著僥幸心理跳進圈套,把血汗錢拱手相讓。騙子就是抓住了人們“太想錢了”的心理。多敲幾遍鑼,不愁猴子不上桿。受騙者受虛幻的暴利誘惑,而騙子們卻是貨真價實的暴利驅使。不需投資和辦廠,僅憑一個“皮包”公司的殼,加上動人的謊言,就能讓暴利滾滾來,最終導致罪犯鋌而走險,這就是集資詐騙案頻出的原因。六是要多想想對方為什么對你感興趣。如果他們真有那么好的投資項目,完全可以去拉風險投資,銀行也會支持,這些資金有多雄厚?何必盯著你手里這點錢?七是要多往壞處想,萬一是騙局,我能否要回錢來?八是要銘記:任何投資都有風險,天上掉餡餅,不是圈套就是陷阱。九是實在難以把握,你可以先投入少量資金,然后再找借口要回。真正的集資是允許股東退股的,否則肯定有問題。
秘訣心得:留住血汗,別做騙子身旁的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