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我們必須教會自己和孩子,友好并不等于善良。友好僅僅是一種與人互動的策略,而不是一種人格特質(zhì)。想操控對方的人都喜歡在一開始擺出一副友好的模樣,而友好的背后也隱藏著動機(jī)。
凱莉聽到這里,頻頻點(diǎn)頭,說對她施暴的那個家伙一開始也表現(xiàn)得很友好。我念了一首黑色幽默大師愛德華·戈里的詩給凱莉聽:
輔導(dǎo)員給一個學(xué)生買冰棍,
他希望這個男孩不會拒絕,
這樣他對男孩做的下流行為,
將會沒有人察覺。
買冰棍給學(xué)生吃,難道這個輔導(dǎo)員不是也很友好嗎?可他卻沒安好心。
塞繆爾·斯邁爾斯在1859年出版的《自助》一書中寫道:“那些言行不一的人不會獲得任何尊重,他們說的話也毫無分量。”然而,這種情形只適用于人們長期居住的封閉社區(qū),因為在那里,每個人的一言一行都被看在眼里,記在心頭。在那個年代,人們通過自身的行為來獲取別人的信任。
今非昔比,現(xiàn)在的社會充斥著大量身份不明的陌生人,而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已經(jīng)鍛煉成為快速征服別人的高手?;蛟S,在我們現(xiàn)在生活的年代,獲取別人的信任只需要幫一把忙,說幾句好聽的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