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11軍這個番號,除了北伐戰(zhàn)爭時期被粵軍用過外,就始終被馬鴻逵霸占著。國民黨軍隊在1946年整編時,由于陳誠的18軍不肯使用整編第18師這個番號,馬鴻逵這才被迫將整編第11師的番號讓給了土木系,并在用了三年的“18”之后,才把“11”給要了回來。要評價11軍的戰(zhàn)斗力呢,筆者十分猶豫,因為馬鴻逵在西北馳騁數(shù)十年,仗卻打得并不多,僅有的幾次戰(zhàn)斗,似乎又都打贏了。可我們不能就因為這些戰(zhàn)績,就將11軍列為優(yōu)等。為什么呢?因為馬鴻逵的部隊在本質上屬于私有軍隊,你可以直接叫這個部隊為馬家軍。11軍在軍官的構成上,又都以回族的馬姓為主,這些人大都是行伍出身,十八般武藝倒是樣樣精通。
馬光宗,字耀武,甘肅寧定(今廣河)人,回族,生于1902年。馬光宗的祖輩都是混跡于西北的行伍軍人,這也使他從小就學習起武術,家人指望他長大成人后能謀個武將的差事,好光宗耀祖。其實在當時啊,清朝軍隊中已經(jīng)開始裝備起了步槍,你說你武藝學得再好,在百米開外拿著大刀沖向拿著步槍的人,贏的幾率有多大?
馬光宗是馬家軍里較早認識到這一點的人。在馬家軍這個相對封閉的封建集團中,能夠接受先進軍事思想的人極其有限,畢竟大家都是老粗,只知道打起仗來以騎兵進行密集沖鋒,希望能把對方的步兵陣營沖垮以取得勝利,但是如果對方在陣地前配置幾挺馬克沁重機槍呢?馬光宗在這方面顯得有點與眾不同,因為他開始逐漸接受并且將先進軍事理念與騎兵戰(zhàn)術結合起來了。那個將馬克沁架在馬匹上進行沖鋒射擊的方法,據(jù)說也是他馬光宗想出來的(筆者至今沒弄明白究竟是怎么架設的)。這也就使馬鴻逵對他另眼相看,并且放心地將11軍這個看家部隊交給了他。
馬光宗的一生中經(jīng)歷過兩次較大的陣仗。第一次是在1936年6月,馬光宗時任第15路軍騎兵第2團團長。當時紅軍對韋州圍攻甚急,丟失了兩座城市的馬鴻逵急忙抽調騎兵第1團主力、第2團主力、第3團主力、第4團一個營以及保安騎兵大隊等部,統(tǒng)由馬光宗指揮,限令于7月4日解韋州之圍。馬光宗接到命令后于7月2日深夜開始行動,靈活運用騎兵機動的優(yōu)勢,成功地避開了擋在惠安堡的紅軍。7月4日凌晨,馬光宗帶著先頭部隊進抵韋州,他立即命令部隊下馬,以隱蔽的徒步急行軍突然出現(xiàn)在圍城紅軍的前方,給攻城的2000余紅軍一個措手不及。紅軍為避免損失,被迫撤軍。馬光宗幾乎兵不血刃地解了韋州之圍。
第二次大陣仗是和日軍的交鋒,這也是馬鴻逵的部隊唯一一次與日軍的交鋒,馬光宗時任第17集團軍騎兵總指揮。為了支援在綏遠與日軍作戰(zhàn)的傅作義,馬鴻逵派了由馬光宗指揮的騎兵部隊開上了五原前線。馬光宗的任務是,在五原外圍牽制日軍,以保障五原軍政機關的安全撤離。1940年2月2日,就在馬光宗帶著部隊抵達五原城西的北梅林廟時,與日軍的先頭部隊遭遇了。從當天上午9時開始,馬光宗指揮部隊利用地形,一面令第1團騎兵下馬堅守陣地,一面令第2團分三路對進攻的日軍施以迂回包抄。戰(zhàn)斗持續(xù)了四個小時,日軍在面對數(shù)路包抄的情況下,被迫停止了攻勢,只以炮兵遠遠地進行示威性質的射擊。而此時,五原的軍政機關已經(jīng)安全撤離。
內(nèi)戰(zhàn)爆發(fā)后的第二年,擔任整編第168旅少將旅長的馬光宗參與了攻占陜西三邊的軍事行動,以配合胡宗南對延安的攻勢。但沒過多久馬光宗就被馬鴻逵調回寧夏,擔負起他的老巢——銀川的城防任務了。時間一轉眼到了1949年5月,馬鴻逵提拔了他的兒子馬敦靜當了寧夏兵團司令官,這空出來的第11軍軍長的位子,就交給了馬光宗。半年后,面對大勢已去的西北戰(zhàn)局,馬鴻逵帶著他的家當逃離了銀川,把馬光宗等將領以及部隊拋棄了。
此時的馬光宗又在想些什么呢?從他在后來的行動中不難看出,馬光宗并不打算執(zhí)行馬鴻逵死戰(zhàn)到底的命令,也不想成為盤踞寧夏數(shù)十年的馬家王朝的殉葬品。就在馬敦靜繼他老子之后也逃離了銀川的時候,馬光宗立即和第128軍軍長盧忠良、賀蘭軍軍長馬全良取得了聯(lián)系,三人一合計,決定響應彭德懷要求他們起義的號召。于是在9月25日,馬光宗在銀川飯店召集了11軍團長以上軍官講話,并命令所屬部隊原地不動,靜候解放軍前來接管。散會之后,馬光宗對于那位跟隨了幾十年并有提攜之恩的馬鴻逵懷著一絲愧意,他說了一句話:“將來怎么對得起總司令啊?”由此可見,馬光宗雖然順應實勢地歸順了解放軍,但對老長官,馬鴻逵的感情還是很深厚的。
事情的進展并沒有如馬光宗想象的那般順利。就在馬光宗宣布命令后不久,部分部隊在特務的鼓動下鬧起了兵變,這就使得銀川城內(nèi)陷入了混亂,因為在三天前,銀川已經(jīng)遭到了前線潰兵的襲擾,此時城內(nèi)秩序還沒有全部恢復,11軍的這次兵變加劇了城內(nèi)的混亂狀態(tài),11軍也就在一陣混亂之后煙消云散了。
沒了部隊的馬光宗只身一人前往解放軍軍管會報道,以證明他的起義之心是真誠的。解放軍對于馬光宗,仍執(zhí)行優(yōu)待政策予以善待。在西北軍政大學高級研究班結業(yè)之后,馬光宗被派為西北軍區(qū)參議室當參議,1953年轉業(yè)后分配到甘肅省政府工作。此后他先后擔任甘肅省人大代表、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政協(xié)常委、民革中央委員、監(jiān)察委員、民革甘肅省常委、秘書長、副主委等職。于1987年8月28日在蘭州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