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歲時節(jié)慶——清明

傳家 作者:任祥


臺灣人很早就有這樣的習俗:如果家中有人生病,就到祖先的墓前上香,祈禱祖先保佑。中國人普遍深信,“陰宅”的風水會影響家運與健康。而清明掃墓,更是我們對祖先慎終追遠所發(fā)展出來的獨特節(jié)日。

“清明”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約在公歷的四月四日至四月六日之間。歷書記載:“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贝藭r正值大地回春,花開遍野,最適合全家外出踏青游春,并掃墓祭拜表達孝思。

掃墓源自古代帝王將相的“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也予以仿效。古代墓祭始于農(nóng)歷三月初三的“上巳節(jié)”,后來“上巳節(jié)”逐漸演變?yōu)榈剿呌未旱牧曀?,如杜甫詩《麗人行》首句:“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p>

宋代以前,掃墓祭祖的主要節(jié)日是“寒食節(jié)”,時間在冬至后的一百零四至一百零六天,相傳是春秋時代晉文公為紀念忠臣介子推而來。晉文公年少逃難時,介子推曾自割股肉煮給他吃,但晉文公即位后,介子推攜母避入深山不愿當官,晉文公縱火要逼他出來,沒想到竟把他們燒死。他深為自責,遂定介子推的祭日為寒食節(jié),前后三日不得生火,只能吃冷食。由于介子推是抱著枯柳被燒死,家家戶戶也會在門上倒垂楊柳,或把柳枝圈成柳帽戴在頭上以示紀念。而寒食節(jié)所衍生的潤餅餐點,也成為清明節(jié)的應景食品。由于上巳、寒食、清明三個節(jié)日時間相近,才逐漸演變成清明時節(jié)為故人掃墓的習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