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武英雄》片尾,陳真雙臂前屈,防御藤田的橫踢,邊退邊扛,仍被踢飛?!半p手前防”是高手很少用的動作,但用了就暗示對手強大,自己全力以赴。
《城市獵人》片尾,成龍雙臂前屈,格擋對手鐵棍的連擊,看似手臂堅硬,一個回合后,疼得齜牙咧嘴、又揉又搓,這是功夫喜劇的慣用手法。
背
中國武術有句拳語,叫“人身十拳”。就是說人體的主要部分都可以作為武器參與打斗,“背”也不例外。近代許多武俠功夫片中,動作導演經常通過打斗者的背強調某一人物形象或某種情緒氣氛。
挺背
健壯厚實的背部是許多赤膊上陣打斗者的必需條件,常常作為一段打斗的轉場鏡頭,不但位于鏡頭前景,有時還占滿畫面。
《一刀傾城》片頭大刀隊的晨練就以王五(楊凡飾)健壯油亮的背部作為第一個鏡頭的起幅,極富感染力。
《碧血藍天》片尾,趙文卓與連凱從樓上打至樓下,動作間歇轉場,趙文卓脫掉外套,露出油亮健碩的肌肉。鏡頭就從他的身后自左到右搖過(背的近景,過肩見連凱),趙的背居于畫面主體,顯得勇武漂亮,也起到空鏡頭作用。
躬背
這種背形與一般打斗者無緣,但魅力無法抗拒的李小龍曾使“輕微躬背”的行走成為時尚。
在個別功夫片中,為了制造噱頭,導演會讓駝背參與打斗。這樣的角色往往形象怪異、面目可憎,非正派人物。但是,身形限制下的動作設計,也是動作導演的出彩之處。
《爛頭何》中,“殘缺四怪”之一就是假裝駝背,哈腰打斗,以背撞人,使爛頭何(汪禹飾)別扭不適、防不勝防。
胸
武俠動作片的武打場景中,胸部的主要用途有以下幾種:
1. 展現(xiàn)胸肌,塑造英武形象
男性打斗者打到高潮,往往脫下外衣,露出強壯的胸肌,讓英雄形象親切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