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我們走了幾天人馬勞頓能否賜些吃喝的食物?”
“門邊瓦缽里有,你們自便?!?
罕王見瓦缽里只有一把炒米,瓦罐里只見半罐水,心想大師也是化緣度日,飽一頓饑一頓的,隨口說了一句:“這么少?我們十幾號人-----”
“少則多,多則少,多多少少,少少多多,全在一念之貪。棄貪念,去欲惑,則舌尖點滴米水可足矣,何須求多?!?
罕王有所悟,便舉缽吃米捧罐喝水,結果他吃飽喝足后那缽罐里的米水沒見少一點兒,他深感神奇,手下十二人全都吃喝過,缽罐里的米和水依然如舊。罕王這才感到遇見活佛,急忙叩頭謝禮并許下大愿:“將來如得天下,在此溝修廟建寺,供拜迪安禪喇嘛為大師,弘揚佛教!”多年后,清廷果然在庫倫溝大興土木,修建興源寺、福源寺、象教寺等三座大廟,冊封那位迪安禪喇嘛為涅濟·脫因·額爾敦尼大喇嘛,還賜予一座御椅,而且每屆必從青海塔爾寺喇嘛教圣地請來一位藏人喇嘛主持這里的宗教事宜。后來又設置席熱吐·庫倫喇嘛旗,旗王爺就由大喇嘛來兼任,開創(chuàng)了清政府唯一政教合一的旗制。這里又稱小庫倫,與大北邊烏蘭巴托喇嘛教圣地大庫倫遙相呼應,成為清政府在蒙古地推廣喇嘛黃教的兩所圣地,香火大盛,經(jīng)歷二三百年,終于取代了蒙古人(也包括女真人)原先崇拜的薩滿教。旗,是蒙古語“和碩”的譯語,套用了清軍隊“先鋒方隊”之意,后變成行政建制,與內地的縣制差不多。從此,這個原本荒無人煙的蠻荒之地席熱吐·呼日延溝,以奇特的方式繁榮起來了。移來大批廟屬“哈日亞吐”(廟屬從民),旗廟上的喇嘛曾多到數(shù)千人,這里幾乎所有東西都與廟上的喇嘛有關,處處彌漫著濃厚的宗教氣氛。圍繞庫倫溝方圓百里,出現(xiàn)了上百個屯落,有的是廟上的圖列沁(供柴村),有的是瑪拉沁(放牧村)、塔拉沁(種田村)等等,而且那些屬民和平民當中,家有三子者,必選其一聰明伶俐的送廟上當喇嘛,就如盡義務兵制一樣。庫倫大廟上,每年舉行幾次定期大法事,云集八方香客,同時開馬市,引來關里關外商賈交易,熱鬧非凡。
自1948年搞“土改”掃除迷信,庫倫旗喇嘛廟便開始衰落。當時的喇嘛王爺羅布?!と蕷J被拉出去槍斃掉,所有喇嘛遣返還俗,空下的大廟被新成立的政府占用,囤積的財富被充公或分給無產(chǎn)貧民,那高聳威嚴的正宗大廟興源寺八十一間廟堂,通通進駐旗政府各機關。一車車堆如山高的經(jīng)卷、法器、袈裟帳幔付之一炬,法力無邊盛行幾百年的庫倫旗喇嘛教,一夜間灰飛煙滅,風消云散。后到“文革”,對“宗教迷信”再次窮追猛打,紅衛(wèi)兵們干脆以“封、資、修”殘渣余孽的名義拆掉了所有大廟,連大門口的石獅子也未能逃脫大劫,被砸得稀爛,所有遣返還俗還活著的喇嘛們,通通被批斗游街,幾乎扒了幾層皮,進行了一場脫胎換骨的改造。真可謂,世間萬物,有一興,也有一衰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