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好權威的標準:孩子“信”、“服”的顧問(2)

優(yōu)秀父母都一樣 作者:曲韻


然而,又有多少家長是讓孩子望而生畏的?是讓孩子不愿、不想、不敢向其傾訴和討教的?當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在我們認為的“大事”上都不告訴我們時,我們必須要反躬自問: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種狀態(tài)?哪些是孩子的原因?哪些是自己的言行使孩子對自己不“信”不“服”?

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最終學會自己判斷、自己作決定,并自己承擔責任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從絕對的權威過渡到“退居二線”的顧問。這個過程是孩子逐漸成長的過程,是父母逐漸放手的過程,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磋商”的過程。好的權威,能夠?qū)彆r度勢,調(diào)查、掌握各方的需求與期望,綜合考慮現(xiàn)有的資源和條件,預測不同選項的利與弊,最終做出最大獲得最小損失的決定。這是磋商的精髓與本質(zhì)。作為父母,就是要考慮孩子的特點和真正的需要,做出最恰當?shù)臎Q定,或者提供多項建議供孩子選擇。

那么,磋商從何時開始呢?從孩子會說話開始,還是從上幼兒園開始?其實,磋商從孩子一生下來就開始了:我們發(fā)現(xiàn)尿不濕勒到小肚子了,就會換大一號的尿不濕,這就是照顧到了孩子的需求;發(fā)現(xiàn)孩子不愛喝奶了,就換一個牌子的奶粉;看到孩子開始流口水了,就給他買一根磨牙棒。這些都是看到了孩子的反應和特點而做出的決定。這就是磋商,就是互動,而不是父母的一意孤行。遺憾的是,隨著孩子逐漸長大,當他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主意時,父母反而變得獨斷,忽略甚至不允許孩子有他們自己的想法或愿望。

常有父母說:“孩子的需要和想法太不成熟了呀!他們不懂事,只想看動畫片,只想玩,哪能依著他們?”沒錯,好的權威不會只縱容孩子表面的需求,而是會透過表面的玩、看動畫片,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和動機。孩子要的可能只是玩時的放松、自主、無憂無慮、與同齡人一起,或者就是擺脫一下家長和老師的控制。而看動畫片可能滿足了他對成功的幻想、對冒險的幻想,或者是逃避現(xiàn)實世界的幻想。好的權威能夠看到這些,能夠設計出最佳的方案,既滿足孩子的真正需求,又實現(xiàn)了自己對孩子行為的要求和規(guī)范。若不能一舉兩得,也會給孩子提供更好的建議,或者給孩子時間去滿足孩子的愿望。這才是磋商。

不磋商:孩子身心沖突的種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