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長”什么
在家長的關(guān)照、養(yǎng)育下,孩子成長著,他們長了什么呢?長身高,長體重,長本領(lǐng),長脾氣?
人教版小學課本二年級上冊的語文第三課,是一首詩,叫《植物媽媽有辦法》,開頭是這樣的:
孩子如果已經(jīng)長大,
就得告別媽媽,四海為家。
牛馬有腳,鳥有翅膀,
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辦法?
……
人類的孩子如果已經(jīng)長大,也離開媽媽,建立自己的家。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什么養(yǎng)的問題?我怎么去了解孩子?孩子長成什么樣才算長大?又有什么標準去判斷他是否長得“好”?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在怎樣變化?
對于成長我們有很多的衡量標準。這里介紹積極心理治療的一個工具,說明成長意味著我們建設(shè)起什么樣的外在生活和世界,以及在這個建設(shè)過程中家長能做些什么。
生活的四個層面
每個人都擁有一個自己的世界。這個世界由四個部分組成。首先是“身體”,這是我們生命的基礎(chǔ);其次是“成就”,這是我們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去做事、去獲得和去擁有的層面;第三是“關(guān)系”,這里有我們的社會生活,與家人、友人、鄰人的交流和互動;最后是“未來與意義”,它是我們對未來的規(guī)劃、對人生意義的界定、對自己價值的認知,個人及各種觀點--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