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南軒遺跡
王士讓所建書軒,在南巖山峰之麓。此處古木參天,怪石嶙峋,曲徑通幽。前對滾滾不息的藍溪上游,后有羊腸小道可溯山嶺,沿山有惟妙惟肖的奇石,有所謂石門、石獅、觀音石、雙蛙石、石寨、石船、風動石、獅鼻石、小鬼弄獅石。獅鼻石形如獅鼻,清晨有兩道輕煙徐徐飄出,實為奇觀。前安五中教師翁火枝為尋王士讓遺跡,登上南峰,面對獅鼻石奇觀,即興吟七律詩一首:
尋游故跡日冬斜,石徑盤回野草遮。
著意春風迎遠客,多情彩蝶舞山花。
苔痕深鎖嶙峋石,茶樹輕舒嫩綠芽。
獅子威儀果然在,奮髯矯首戰(zhàn)巖茶。
沿山有石洞數(shù)處,大者可容三四十人。還有一古剎,早名“白石巖”,又名“仙公殿”。早年善男信女出入不斷,香煙繚繞不絕。山峰上有駕場埔,又名練兵場。相傳不知何年代有義軍在此聚眾練武閱兵,其場可容千人。因茶農(nóng)要擴大鐵觀音基地,大部分被墾種觀音茶,駕場埔已失舊貌。沿山直上有“春華亭”,此亭系旅星鄉(xiāng)僑王春華所建。王春華有六男四女,都受高等教育,皆是杰出人物。他為吸引其子孫勿忘故土,能年年返回瞻仰,不至數(shù)典忘祖,才特意興建。此亭有一碑,刻有短詩一首:“落葉歸根處,堯陽是故鄉(xiāng)。愿隨半山月,夜夜照南陽。”登上高峰有日觀巖,黎明時,可見東方一輪紅日冉冉上升。極目遠眺,群山盡收眼底。涼風習習,俗念全消,頗有蓬萊仙境之味。南峰又得天獨厚,產(chǎn)蘭花之名種“獨占”,每逢冬末春初,“獨占”開花經(jīng)月不謝,氣味清香。王春華吟五絕一首云:“南巖入云峰,堯陽第一巒,春光多旖旎,結伴好尋蘭?!?/p>
資料來源:王村仆,王春坤.鐵觀音與王士讓.
4.方苞其人
1668~1749年,字鳳久,一字靈皋,晚號望溪,康熙十五年得進士,以《南山集》一案牽連下獄?!赌仙郊废捣街糜汛髅浪瑫袑η宕y(tǒng)治者“語多狂?!?。戴全家及親友盡被株連。方苞為《南山集》作序,因此下獄。兩年后,《南山集》案完結。經(jīng)大學士李光地營救,于康熙五十二年二月出獄。尋拜大英殿總裁。乾隆初,官禮部右侍郎,十四年卒。方苞以宋儒為宗,其說推行程朱之學,為桐城派之始祖。
資料來源:王村仆,王春坤.鐵觀音與王士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