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般的書,閱讀正文,忽略腳注;對于學術(shù)派的書,閱讀腳注,忽略正文;對于商業(yè)方面的書,正文和腳注都可以忽略。
一個人越博學,援引別人話的次數(shù)就越少。
失敗者評論比他們更加成功的人的作品時,總覺得有必要申明作者“不是”什么—“他不是個天才,但是……”“他不是達?芬奇,但是……”而不是
先申明作者“是”什么。
你作品里的陳詞濫調(diào)越多,你的生命力就越低落。
·我們所謂的“商業(yè)書籍”是一個由書店發(fā)明出來的概念,專門用來指那些沒有深度、沒有風格、沒有內(nèi)涵,也沒有語言特色的書。
像詩人和藝術(shù)家一樣,官僚是天生的,不是后天形成的;正常人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才能把注意力保持在如此無聊的任務上。
關(guān)于與眾不同—建筑師試圖讓自己的作品給別的建筑師留下深刻印象,模特試圖讓自己的身材給別的模特留下深刻印象,學者試圖讓自己的論文給別的學者留下深刻印象,導演試圖讓自己的電影給別的導演留下深刻印象,畫家試圖讓自己的畫作給畫商留下深刻印象,然而,試圖給出版編輯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家一般都會失敗?;貞u家的言論是浪費感情;如果你的作品到他們死后還能經(jīng)常再版,那就很說明問題了。
當某位作者寫道,塔勒布讓黑天鵝事件理論“變得盡人皆知”時,我就知道他打算剽竊我的作品,但是又剽竊得很糟糕。
習慣讀報紙的人面對真正優(yōu)美的文筆時,就像聾子進了歌劇院:他們或許會喜歡其中的一兩處細節(jié),但卻在懷疑“這一切究竟是為什么”。
有些書的內(nèi)容沒法總結(jié)(真正的文學和詩歌),有些書可以被壓縮成大約10頁;大多數(shù)書都可以直接壓縮成零頁。
信息指數(shù)增長的時代,就像是一個說話不能自制的人:他越嘟囔越多,聽他說話的人卻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