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說:“我們一直到死,對于自身地位,幾乎沒有一個人會有一刻覺得完全滿意、不求進步、不想改良?!逼鋵崳藗儾粌H對地位從不滿意,對相貌、對財富、對才能、對人際關系、對生活中的一切都不會真正滿意,總會挑出不足的部分加以改良,有時候,擁有越多的人,不滿意程度越高,改良的熱情越大——最美的女人最愛打扮,因為打扮成了她的生活習慣,最有學問的人最愛學習,因為學習成了的習慣,最有權勢的人最熱衷于權勢,因為抓權成了他的習慣,最有錢的人最計較金錢的得失,因為賺錢成了他的習慣。
反之,有些人擁有的不多,雖然總是處于不滿意狀態(tài),改良的積極性卻不高,為什么呢?改良的難度太大,需要投入的成本過多,沒有改良成功的自信,于是聽之任之,甚至自暴自棄。所以,相貌平凡的人可能最反感美容,知識貧乏的人可能最反感讀書,草根人士可能最反感爭權奪勢,資本全無的人可能最反感經商營利。只有極少數(shù)目標遠大、意志堅定、決心強大的人,擁有越少,斗志越強,能夠持之以恒加以改良。
人不安于現(xiàn)狀,要求進步,自然是好事,但是,如果時懷不足,對自己過于挑剔,就可能產生自卑心理,從無一刻稱心如意,缺乏追求幸福的勇氣;對自己過于遷就,就可能產生自棄心理,不思進取,甚至形成扭曲的價值觀,以丑為美,以惡為善。無論自卑或自棄,都會帶來無窮的煩惱。
人應該怎樣對待自己呢?一方面,真心地接納自己——我就是我,我擁有的一切都是我所當?shù)茫夷壳疤幱谧詈侠淼臓顟B(tài);一方面,努力改良自己——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要向世界展示一個更美好的自己。
接納和改良,似乎存在矛盾,既然接納,何必改良?既然改良,怎會接納?其實,世界本是矛盾的統(tǒng)一,在接納中改良,在改良中接納,才是人生最理想的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