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比預想中要花費了更多的時間、精力與代價,但意大利人民在偉大的領袖墨索里尼的帶領之下最終還是擊敗了阿比西尼亞,獲得了又一次輝煌的殖民戰(zhàn)爭的勝利,為幾十年前的悲劇失敗畫上了句號。
即使付出了要被國聯(lián)經(jīng)濟制裁以及大大超額軍費開支的嚴重代價,墨索里尼還是覺得這一仗打得特別值,畢竟在他的任下,偉大的意大利帝國終于又多出了一塊新的美麗富饒的殖民地。
打下殖民地的目的是什么?當然是大肆攫取那里的資源,榨干殖民地上人民的每一滴血汗。意大利人花費了這么大的工夫才在非洲土地上為自己劃下了一塊地盤,怎能不立即開始剝削?
事實上,墨索里尼剝奪阿比西尼亞的計劃早就在進行當中了,只不過一直都進行得不怎么順利。
阿比西尼亞人民似乎跟其他的殖民地上生活的人都不太一樣,或許是因為他們曾經(jīng)擊敗過一次意大利,因此對這個手下敗將忽然爬到頭上有點不太服氣,因此他們就想方設法跟意大利殖民者們作對。
毀礦井扒鐵路的事情每一天都在發(fā)生,寧愿放火燒掉一片農(nóng)田也不愿意讓意大利人從里面拿走一粒糧食。阿比西尼亞人不斷用暴力抵抗著意大利人的剝削。
其實那些從本土派過去的殖民者大多也都是勤勞善良的開拓者與勞動者,他們也只是一些到祖國以外的地區(qū)找工作謀生活的普通人。相比一般的工作者,這些殖民者的工作環(huán)境還要更加險惡。
在殖民地軍民劇烈的抵抗之下,意大利的殖民者們幾乎沒有辦法開展生產(chǎn),他們的勞動設備基本很難保證完好,就連他們的生命都會時常受到威脅,當謀生活的工作變成在刀尖上玩命的營生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會選擇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