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波斯帝國,那是多大的一塊版圖呢?幾百萬平方公里吧,這放到我們廣闊的天朝或許也不算什么,但是在歐洲那塊狹小破碎的大陸上可是塊了不起的地盤,無怪乎作為亞歷山大手下最得力的大將之一帕紐曼都情不自禁地勸說道:快答應(yīng)了吧,這么大的好事還猶豫個屁啊,趕緊退兵回家抱老婆,白得了這么大一塊地盤還有什么不滿足的。
確實(shí),亞歷山大東征西討,不就是為了獲得土地嗎,現(xiàn)在土地有了,退兵的理由也有了,何樂而不為呢?可惜亞歷山大終究還是一塊當(dāng)英雄的料,他一口回絕了大流士的要求,放了句話:我要是帕紐曼的話就答應(yīng)了,不過你可要看清楚了,老子可是亞歷山大,目光可沒這么短淺,除非大流士把所有土地雙手奉上,要不然就等著迎接馬其頓的戰(zhàn)車吧。
堅固的推羅城打了七個月,大流士也絕望了七個月,不得不說,碰到亞歷山大這種人可是夠倒霉的,這家伙的野心怕是沒個完了,在掃平陸上和海上的一切障礙之后,馬其頓大軍開始進(jìn)軍埃及,那里有大流士的最后一點(diǎn)反抗力量。
在這個時期,故事的主角是亞歷山大,同時劇本也很順暢,沒有什么峰回路轉(zhuǎn)的變數(shù),亞歷山大很輕易地在高加米拉平原打贏了與波斯的最后一仗,大流士則被自己的部下砍掉了腦袋跑過去領(lǐng)賞,自此埃及也納入了馬其頓的版圖。
亞歷山大欣然地接受了埃及法老贈與的法老稱號,雖然這看起來有些像是繞口令也有些無稽,但是這可以說明亞歷山大的勢力在埃及也已經(jīng)達(dá)到了頂峰——見過皇帝給別人戴皇冠并且聲稱這也是皇帝的嗎?總之,埃及從此又多了幾座馬其頓式的城市,也永遠(yuǎn)地添加了一個亞歷山大港。
建立起了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龐大帝國之后,亞歷山大還不肯消停,他還要繼續(xù)整合大軍,揮師南下打印度,之后搞不好還打算突入中原,也就是強(qiáng)大的我國古代,這就足以引起后世的那些閑得扯淡的閑人們無盡的意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