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無論出身怎樣都要自強不息(1)

俞敏洪口述:在痛苦的世界中盡力而為 作者:俞敏洪


從出生到18歲,我一直在一個小村莊里生活,和我的童年伙伴一樣,每天看到的都是相同的風景,遇到的都是熟悉的鄉(xiāng)鄰。我本來應(yīng)該一輩子過著平平淡淡的農(nóng)村生活,娶妻生子,在土地上勞作,然后在每天迎來朝陽送走晚霞的日子中慢慢變老。

但老天偏偏讓我降生在長江邊,又偏偏在我家的東邊生成一座五十米高的小山,爬上這座小山,長江便一覽無余。那時候還沒有污染,可以極目遠眺,看得很遠很遠。一些船從江邊過來,又消失在江邊;一些云從天邊來,又消失在天邊。于是我就開始好奇,天的盡頭到底有什么?如果我坐上船能夠到哪里呢?感謝我的幾個親戚,因為他們在上海,于是在我8歲的時候,母親決定帶我到上海走一趟。坐船半天一夜,終于到了上海。這次旅行,長江的壯闊、吳淞口的蒼茫、上海的燈光、街道的繁華,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從此,我的心   開始渴望旅行,幻想著長大后要走出村莊,走向更遠的地方。

為了能走出農(nóng)村,我一連參加了三次高考。1978年第一次高考失利之后,因為考上的人很少,我沒有特別失望,家里人也沒有給我什么壓力,反正不行就在農(nóng)村干活吧。我在家里開手扶拖拉機,插秧,割稻,這樣干了兩三個月。我們大隊初中教英語的老師懷孕回家生孩子去了,學生的英語課沒有人上。校長聽說我高考是考外語的,就找到我,問我能不能去教初一學生的英語。我當時才16歲,既沒有當老師的想法,也不敢去。我媽一直認為我是一塊當先生的料,不應(yīng)該干農(nóng)活,就拼命鼓勵我去,說這是一個機會,說不定就能夠離開農(nóng)村,不用天天種地了。當時的老師是二十多塊錢一個月,這個待遇在農(nóng)村來說已經(jīng)是很高的了。就這樣,年僅16歲的我成了代課老師。

我就邊代課,邊復(fù)習,這樣復(fù)習了大概八個月以后,1979年的高考又開始了。這一年的高考我的總分過了錄取分數(shù)線,但英語只考了55分,而常熟師專的錄取分數(shù)線變成了60分,結(jié)果再度落榜。這個時候,那個英語老師也生完孩子回學校了,我的課也代不成了,只好再次回到了農(nóng)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