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歐元先生"卡恩成了犧牲品
除了以上三種大殺器外,美國政商聯(lián)合體的精英"道義放兩旁,利字?jǐn)[中間",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最為典型的莫過于2011年的卡恩事件。2011年5月14日,IMF總裁斯特勞斯·卡恩因涉嫌性侵一名酒店女服務(wù)員被美國拘捕。5月19日,卡恩宣布辭職。然而,62歲法國猶太老人卡恩身高僅168厘米,而那位所謂被性侵犯的32歲女服務(wù)員是身高180厘米身強體壯的黑人。顯然,只要稍加思考,有點邏輯思維能力的人都能分辨出來,這是美國人設(shè)置的一個陷阱。這不僅是一個公開的局,而且還是一個有意羞辱歐洲人的局。
納粹宣傳家戈培爾曾經(jīng)講過:"群眾對抽象的思想只有一知半解,所以他們的反應(yīng)較多地表現(xiàn)在情感領(lǐng)域。情感宣傳需要擺脫科學(xué)和真相的束縛……如果撒謊,就撒彌天大謊。因為彌天大謊往往具有某種可信的力量。而且,民眾在大謊和小謊之間更容易成為前者的俘虜。因為民眾自己時常在小事情上說小謊,而不好意思編造大謊……極其荒唐的謊言往往能產(chǎn)生效果,甚至在它已經(jīng)被查明之后……用不著謀求知識分子的皈依。因為知識分子從來都不皈依,而是永遠倒向強者。就跟大街上的人一樣。因此,給出的理由必須沒有加工的痕跡,明白而有力,能引起情感和本性的共鳴,而不是理性的共鳴。真相并不重要,它完全從屬于策略和心理。仇恨和輕蔑必須針對具體的個人。"美國的媒體精英深得戈培爾的三昧??ǘ魇录澈蟮臐撆_詞是,凡是美國媒體報道的就是正確的、可信的,凡是凡是違背美國金融寡頭的利益就是錯誤的,只要通過媒體的大鳴大放,謊言重復(fù)無數(shù)遍自然就成了真理。
按照一般的傳統(tǒng),世界銀行行長由美國人擔(dān)任,IMF總裁則由歐洲人輪值。但無論是誰在世界銀行和IMF,只要不聽從美國人的擺布,忤逆美國政府的利益,結(jié)局必定是下臺。卡恩并非第一個被美國人在IMF搞下臺的法國人。早在1970年代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法國人皮埃爾·保羅·施韋澤以IMF的名義宣稱美元估值偏高,要求美國提高黃金價格,結(jié)果被美國政府列入黑名單,不到一年后施韋澤被迫離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