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主人一聽,嘿,這好啊,那您就給瞧瞧吧?
張錫純慨然應允,于是就前往給這位女仆診病。
張錫純一看到這位女仆,也是吃了一驚,這位此時已經(jīng)是“昏不知人,呼之不應”了。一按脈搏,跳得非常快,但是重按就按不到了(這是正氣大虛的表現(xiàn))。
此時病情確實很危急了。這個情況,該怎么治療呢?張錫純分析,此時邪氣是不多了,正氣虛才是主要原因,因此需要采用扶正的措施。
這樣,張錫純就開了一個方子:熟地二兩,這是用來滋養(yǎng)陰液的;生山藥一兩,這是補肺脾腎的;生白芍一兩,這是斂陰和血的;最后用了甘草三錢,這是用來和藥的,因為甘草的作用是調(diào)和百藥。
這個方子需要煎成一大碗,然后慢慢地服用,趁熱喝。
大家一看,好嘛,您這方子開得很有特點啊,藥味少,主藥就三味,同時量大,都是一兩以上了,這個方法行嗎?
對于這個問題,估計天津說相聲的會這么回答:“行嗎?您把那個‘嗎’給去掉,當然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