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是有記錄以來的第十二個比較炎熱的夏天。氣候學家記錄下來高溫值,并警告說這是全球進入一個新階段的又一個預兆。這里實時的氣候變化比科學家預期的早了一個多世紀。
天氣并不是唯一一個升溫的事件。7月,石油價格達到了每桶147美元的峰值,恐懼蔓延到全球,購買力隨之下降。60天之后,在次貸市場壞賬影響下慘遭損失的美國銀行業(yè)凍結了貸款,使得華爾街陷入了停頓狀態(tài)。
全球經(jīng)濟何去何從充滿了不確定性。我們還有未來嗎?在這個時候,大家都不約而同地認識到,這一次的情況與之前不同。權威評論員和政治領導人開始使用經(jīng)濟蕭條來形容這次危機。盡管并沒有出現(xiàn)商業(yè)大亨們跳樓的情況,但是股票市場一直在下挫,不禁讓人想起20世紀30年代失業(yè)者淪落街頭靠賣蘋果糊口的情形。
但是,當他們說“這次不同”時又是什么意思呢?銀行家和政府官員們愿意花費兩年多的時間來討論危機的性質這樣無關緊要的問題,卻不愿意或沒能力透過表面現(xiàn)象找到事情本質所在。如果他們找到了事情的本質,他們將會看到真實的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如今,雖然人們能夠接受談論“太大而不能倒”的金融機構,甚至成了一種時尚,但是,要指責整個經(jīng)濟時代的錯誤,這個話題實在太大,一旦討論開來,后果不堪設想,因此這類討論也被無限期地擱置了。
我經(jīng)常接觸的許多全球性公司和政界人士并不愿承認第二次工業(yè)革命行將結束,相反,他們認可傳統(tǒng)的看法,認為是由于管理、貨幣或財政政策的失敗導致了如今令人失望的時代。盡管如此,他們感覺20世紀以來我們賴以生存的工業(yè)化生活方式的頂峰已經(jīng)過去,正在顯示出衰老和走下坡路的跡象。更為重要的是,他們每個人都在極力推動一種新的,甚至激進的經(jīng)濟觀點,即假如把這些政策以恰當?shù)姆绞浇M合起來,那將會是革命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