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武元衡與薛濤的關系最好。
武元衡,字伯蒼,為武則天的曾侄孫,是真正的皇家貴胄。武元衡節(jié)制成都期間,薛濤亦如前頻繁出入武府,與武元衡談詩論文。后武氏奉調(diào)回京,薛濤托人捎去問候的詩作《送盧員外》,寫得文采斐然,情致暗藏但又典雅莊重:
玉壘山前風雪夜,錦官城外別離魂。
信陵公子如相問,長向夷門感舊恩。
信陵君,名無忌,是戰(zhàn)國時魏國第六個國君安釐王魏圉的異母弟弟,喜歡養(yǎng)士,門客達千人,是著名的“戰(zhàn)國四公子”之一。
侯嬴是魏國首都大梁(現(xiàn)在的河南開封一帶)夷門監(jiān)者,也就是個看大門的門衛(wèi),既老且貧,信陵君卻將他迎為上賓。
后秦國圍攻趙國,趙王求救于魏王,魏王懼于秦國的虎狼之威,猶豫不決。由于信陵君的姐姐嫁給了趙國的平原君,故信陵君一意要救趙,但又做不了魏王的主,于是侯嬴為信陵君出謀劃策,讓魏王最寵愛的如姬竊了魏王的兵符,信陵君才得以帶兵救趙,侯嬴則刎頸送公子,以報知遇之恩。
詩中以信陵君喻武元衡,夷門侯嬴為作者自喻。用典精切,不僅切合兩人的主客身份,也深深表達了女詩人的情意。
薛濤用這個歷史故事,明白地表示了友情之所以彌足珍貴,乃在于武元衡對自己的尊重之情、知己之恩。特別是薛濤以一樂伎之身,飽經(jīng)風霜,更感知己之恩重于泰山,貴于和璧,因此銘刻于心,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