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要急于解釋什么

世界如此復(fù)雜:你要學(xué)會裝傻 作者:朱必知


 

許多事情是不需要解釋的,對相信自己的人而言,解釋是多余的;對不相信自己的人而言,解釋是不必要的。所以對有些指責也是不需要辯解的,糊糊涂涂對待,清者自清,有時候解釋反而起到負面效應(yīng)。

在生活中總有被人冤枉的時候,每當遇到這種事情時,你是當時就去解釋清楚,還是不做計較讓流言自生自滅呢?兩種不同的方式帶來的結(jié)果:去解釋的人常常事與愿違,越抹越黑;不對流言作任何計較,讓流言自生自滅,則是很快就真相大白,與己無損。

漢代公孫弘小時候家里很貧窮,生活過得很清苦。所謂窮則思變,他發(fā)奮學(xué)習(xí),苦讀詩書,經(jīng)過十年寒窗苦,終于飛黃騰達,做了丞相。雖然他居于廟堂之上,手握重權(quán),但是在生活上依然保持小時候儉樸的優(yōu)良作風(fēng),吃飯只有一個葷菜,睡覺時蓋的也是普通人家用的棉被。他的仆人們也感嘆:“我家大臣才是真正的清廉啊!”

這些話很快就傳進了朝廷,文武百官為之感動不已,但是大臣汲黯卻不這樣想。他向漢武帝參了一本,對皇上說:“公孫弘現(xiàn)在位列三公,不像當年生活百無聊賴,他有相當可觀的俸祿,可是為什么還蓋普通的棉被,吃簡單的飯菜呢?”

皇上笑著說:“現(xiàn)在朝中上下不都稱頌他廉潔儉樸嗎?公孫弘是不忘舊時之苦,也不忘舊時之德!”

汲黯搖搖頭,繼續(xù)說道:“依微臣所見,公孫弘這樣做實質(zhì)上是使詐以沽名釣譽,目的是為了騙取儉樸清廉的美名?!?/p>

漢武帝想想,覺得有幾分道理。有一次,上早朝的時候,他得了個機會便問公孫弘:“汲黯說你沽名釣譽,你的儉樸是故意做樣子給大家看的,他說的是否屬實?”

公孫弘一聽覺得非常委屈,剛想上前辯解一番,但是轉(zhuǎn)念一想,漢武帝現(xiàn)在可能偏聽偏信,先入為主地認為他不是真正的“儉樸”。如果現(xiàn)在著急解釋,文武百官也會覺得自己確實是“沽名釣譽”。再想一想,這個指責也不是關(guān)乎性命的,充其量會傷害自己的名譽。清者自清,只要自己堅持自己的作風(fēng),以后別人自然會明白的。這樣想著,公孫弘把剛才的一股怨氣吞下,決定不作任何辯解,承認自己沽名釣譽。

他回答道:“汲黯說的沒錯。滿朝大臣中,他與我交往頗深,來往甚密,交情也很好,他對我家中的生活最為熟悉,也最了解我的為人。他對皇上您說的,正是一針見血,切中了我的要害?!?/p>

漢武帝滿以為他要為自己辯護,聽到這番話頗感意外,問道:“哦?是這樣嗎?”

“我位列三公而只蓋棉被,生活水準和小吏一樣,確實是假裝清廉以沽名釣譽。”公孫弘回答道,“汲黯忠心耿耿,為人正直,如果不是他,陛下也就不會知道這件事,也不會聽到對我的這種批評了!”

漢武帝聽了公孫弘的這一番話,反倒覺得他為人誠實、謙讓,更沒有想到他還會對批評自己的對手大加贊揚,坦坦蕩蕩可謂可以托付的老實人。從此,對他就更加尊重了。其他同僚和大臣見公孫弘對自己的心理供認不諱,如此誠實,這種人哪里會沽名釣譽呢?于是傳說公孫弘沽名釣譽的話語很快就平息下來了。

可見,許多事情是不需要解釋的,對相信自己的人而言,解釋是多余的;對不相信自己的人而言,解釋是不必要的。所以,對有些指責也不需要辯解,糊糊涂涂對待,清者自清,有時候解釋反而起到負面效應(yīng)。

有一個很有希望競選成功的議員在競選時被對手誣陷作風(fēng)有問題。為了保住自己的清白,每次他都對公眾澄清自己的罪名,希望以此挽回自己的聲譽。但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正是他這種不斷的澄清,不斷的辯解,導(dǎo)致人們相信他的確有作風(fēng)上的問題,就連他的妻子也開始相信流言,開始和他大吵大鬧。

婚姻出現(xiàn)問題,更使人們對流言信以為真。失去人們信任的議員,可想而知在競選中失敗,失去了本來他能得到的位置。過分的解釋反而成了他失敗的緣由。

所以,當你被人冤枉的時候,不要急著去解釋,先看清了形勢再去做計較,甚至可以忽視掉它,而不必去為了事情的真假去辯個清楚、明白。糊涂對待流言。畢竟清者自清,無中生有的事情不值得你去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