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自以為快到達雙湖時,探險才真正開始!在山腳的一條河流前,我們看到了一輛滬A牌照的越野車,河上沒有橋,車里的姑娘下車,讓司機小心地開車過河??吹缴虾5能?,有種親切感,我們雖然是湘A的牌照,但是我們也是從上海開過來的。河水并不是特別深,比我們在曲麻萊的情況好多了,只是河流能過車的地方稍寬。我下車自己蹚過去,托馬斯一個人騎車,負重較輕,過河就簡單得多了。車上的人看到我們挺驚訝的,接著聊了起來,原來他們也要去雙湖,不過他們會在這個村莊停一下,而我們則繼續(xù)往前走。這是一座很漂亮的村莊,看上去現(xiàn)在變成了徒步者露營的重要一站。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把村莊一分為二,由一座別致的小木橋連接著。過了橋我們打聽了一下路,當?shù)厝烁嬖V我雙湖騎摩托車進不去,必須騎馬,問還有多遠,得知只有七八里路。托馬斯偏不信,非要騎車試試看。于是我們就朝著他們指的方向開始了我們艱難的旅程。
其實剛開始時,我們就應該打住,因為那明顯不像是一條車道,甚至不像一條自行車能走的路。正如當?shù)厝怂f,只有馬能走。又過了一條沒有橋的河,我們猶豫著是否要沿著馬蹄印繼續(xù)往前走?但一路上偶爾還能看到摩托車的車胎印,我們就覺得應該能走,于是決定繼續(xù)前行。從草甸上翻到樹林里時,我基本上就只能走路了,山上時不時有倒下的樹木,摩托車只能七彎八拐地找路。好在我們騎的是YBR125,車子輕,過不去的地方還能抬過去。但是越往前走我心里就越忐忑,這哪里像是一條路啊,和小時候上山砍柴的深林沒區(qū)別,哪兒有路?唯一能指明方向的標記就是馬蹄印。人說老馬識途,馬兒大多走一個地方,久而久之就成了一條馬道。一剎那,我想起當年在大理騎馬上蒼山的情景,那路都比這條路好走。最困難的地方是山坡的陰面,長滿樹木,到處是雜亂的枯枝和石頭;而山坡的陽面都是草原,摩托車走起來就沒有什么障礙。最讓人害怕的是我們走了大概一個小時沒見到一個人,除了馬道,找不到人的痕跡,值得安慰的是在好一點的“馬道”上我們又偶爾能看到摩托車車胎的痕跡。其實我心里早打退堂鼓了,這荒山野嶺,連帶的水都喝完了,也沒有干糧,沒有帳篷。地圖上沒有路,只能靠馬道找路,沒有GPS,也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手機又沒有信號,要是迷路了怎么辦?我和托馬斯說我們回去吧,但是托馬斯堅持說應該快到了……
可是這次他的判斷是錯誤的,一次又一次我們認為到了的時候,翻過山一看,又是無盡的草原和林區(qū)。走到一個沼澤地,我們終于看到了一個老人,靠在沼澤地旁邊的樹下抽旱煙。老人帶著一只狗、一匹馬和一只駱駝,看樣子是運貨路過的。我趕緊上去打招呼。老人很樸實地微笑,可是他聽不懂我說的話,我也聽不懂他說的話。估計這里應該是接近邊界的地方了,老人大概是哈薩克族人。我們就這么坐著,相互微笑。我想,再走半小時不到,我就堅持不走,原路返回。休息了一會兒,過了沼澤地旁邊的河,又開始了上山的路,路越走越陡,我基本是走路爬上坡的——車子無法載人。到半山坡時,實在受不了了,直嚷著要回去。托馬斯說翻過這座山肯定到了,我們把車子停在這里,走路去吧,這路車子肯定是走不了。我不肯,天氣很熱,早上出來時還很冷,什么都穿在身上,但現(xiàn)在就熱得想一件件都脫下來。水都喝完了,這條路也不知道對不對,我不愿意冒這個險。于是說要去你去吧,我在這里休息,我有些生氣了。
于是托馬斯背著相機去了,我坐在山上流下的溪水邊。半個小時后,他回來了,什么都沒有看到,不過他堅信翻過山就到了。不管他怎么堅信,我是要下山了,托馬斯說服不了我,就和我一起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