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分袑Α笆б狻钡慕忉層袃煞N:1、不能實現(xiàn)自己的意愿;不得志;2、雙方意見不合。但是一般意義上,也就是我們?nèi)粘5目谡Z中,都是取第一種解釋,也就是英文所說的“frustrated”。《辭?!分羞€引用《阿Q正傳》的例句做了進一步闡釋:而阿Q總覺得自己太失意:既然革了命,不應(yīng)該只是這樣的。
人的一生中,不如意事十之七八?!扒Z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懷才不遇只是七八之一,遇人不淑又是七八之一。即使良禽擇良木而棲,又怎逃得了盛衰轉(zhuǎn)換的起起伏伏。由此看來,失意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人人都會失意,關(guān)鍵要看失意后,你以怎樣的態(tài)度來對待。
荊州城遠(yuǎn)距首都長安四千多里地,對于張九齡這位中央老首長而言,幾乎可以等于是被流放了。但考慮張老此時的心境,荊州卻實在是太應(yīng)時應(yīng)景了。因為荊州是戰(zhàn)國時楚國的故土,而正是這片故土上曾經(jīng)誕生了中國“失意界”的頭把交椅——屈原。屈原的故事家喻戶曉,自不必說。我們都知道他在偉大著作《離騷》中自比美人、香草,讓“失意”的精神借助這些常見的事物傳揚了下去。張九齡即使沒有身受,也算是很受了騷體的影響。在荊州長史的位子上,他寫了這樣一首詩: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jié)。
誰知林棲者,聞風(fēng)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在這首詩中,張九齡說蘭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潔,這都是源于它們草木的本心,并不是為了要博得美人的欣賞和折去。托物寓意,說賢人君子潔身自好,進德修業(yè),也只是盡他作為一個人的本分,而并非借此來博得外界的稱譽提拔,以求得富貴利達。畫外音就是說:我張九齡就是這樣的一個賢人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