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節(jié):最好的人生在路上(2)

最好的人生在路上 作者:王紫綾


我自認為是一個很喜歡觀察生活的人,喜歡靜靜地去看身邊的人和事,腦海中默默地思考:不一樣的人和地點,別樣的人生。有時候看到一些山里的姑娘,我就會想到,如果我也出生在這里,我將擁有怎樣的生活呢?

中巴車到達九寨溝縣時,已是下午兩點。我揣著一臺NIKON F80膠片機下了車,但可惜的是機身上固定著的標鏡和人像鏡頭卻掉進了溝里。

那時馬路上沒有那么多的車來車往,也沒有如今這么多的公交站點。下午不便遠行,就在樹正寨附近蹓達,晚上我就住在了這里。

樹正寨小客棧很多,花了二十元,我住進一個小小的單人間。房間里有一張很小的木床和一個很小的柜子,床上鋪著暗紅色的毛毯和有些污濁的棉被,沒有電視也沒有獨立衛(wèi)生間。樓下是客棧老板的廚房,我自己煮了一碗面吃完后就和老阿媽拉起了家常。黑黑的柴灶房頂已經(jīng)被木柴的煙火熏得漆黑,老阿媽在昏黃的燈光下?lián)軇又钪?,半熄的灶火在她的背后照出暖色的光。這個最原始、最完美的畫面我至今也難以忘懷。

夜幕降臨,我回到房間,一個人呆坐在那個簡陋的小屋子里,聽到山里隱約傳來蟲鳴聲和鳥叫聲竟然有些害怕。房門的鎖是最老式的那種,四川話叫“門撇”,意思就是踹一腳的力量就能將門頂開。我將房里唯一可用的家具“床頭柜”拿去抵住門,還在床頭柜的邊緣放上一個瓷盆,我想要是有壞人推門,盆子掉地上的聲音一定很大,這樣我就能被驚醒。一晚上沒敢關燈,盡管那小小的燈泡不夠亮,但卻是唯一可以驅趕我心里恐懼的東西。

抵不過疲憊,我最終睡去,早上醒來時才清晨六點。洗漱完畢后開始我的采風計劃,毫無旅行經(jīng)驗的我不知道九寨的陽光是九點才能照亮山尖,也不知道沒有光線的水不夠生動,還選擇了一條最不適合攝影的路線:從樹正寨的小磨坊過到對岸。走到對岸發(fā)現(xiàn)一個人也沒有,一路上邊走邊拍,見什么拍什么,沒有構圖的理念,沒有光影的選擇,只要自己覺得美就按動快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