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韓黃海軍演:冷新聞的熱炒作

朝鮮半島風云:張召忠將軍解讀半島局勢 作者:張召忠


從2010年6月開始,媒體就在熱炒美韓黃海軍演的話題,一時間成為新聞熱點?,F(xiàn)在,一切都塵埃落定,美國“華盛頓號”航空母艦不來黃海參加聯(lián)合軍演,軍演海域改在了日本海。于是,很多媒體歡呼這是中國軍事力量強大的一個重要表征,是中國外交斗爭的巨大勝利。其實,我認為,這是中國媒體成功進行輿論戰(zhàn)的一大勝利。

美韓是軍事盟國,以韓國為中心在其周邊進行聯(lián)合軍演和作戰(zhàn)訓(xùn)練是一個軍事慣例,幾十年來年年如此。黃海軍演每年也有多次,2010年3月“天安號”軍艦被擊沉的時候美韓就正在這個海域進行軍演,而且此前美國航母也曾多次在黃海海域進行過軍演,為何過去無人問津,此次卻大肆炒作,把一個冷新聞炒作成為一個新熱點呢?

通常,美韓聯(lián)合軍演的時間、地點、訓(xùn)練科目、企圖立案、參演兵力等都必須提前一年列入年度訓(xùn)練計劃,除非特殊時期,很少有臨時決定上述事項的情況。美韓之間的軍事關(guān)系是同盟關(guān)系,在這個軍事同盟中,指揮權(quán)在美方,韓國軍方?jīng)]有指揮權(quán)。這次有關(guān)美韓黃海軍演的新聞卻都是由韓國媒體披露的,韓國政府和軍方發(fā)言人并沒有正式發(fā)布黃海軍演的新聞,美國自始至終也沒有發(fā)布官方消息。新聞來源如此不權(quán)威的一條消息何以成為持續(xù)一個月的新聞熱點呢?這便構(gòu)成了另外一個原因,中國媒體在借勢用勢。

在國際新聞的傳播中,90%以上的新聞為美國和西方媒體所掌控。它們借助英語的語言優(yōu)勢,可以制造新聞,炒作熱點。奇怪的是,這一次美國和西方媒體在黃海軍演問題上卻集體保持沉默;相反,中國媒體的新聞報道和深度評論卻如潮水般洶涌澎湃,類似的情況歷史上很少發(fā)生過。從韓國媒體的角度來看,報道先是說美韓6月初要在黃海軍演,繼而說美國“華盛頓號”航母6月中旬要進入黃海,后來改口說時間推到6月底,之后又說7月初。一般人認為,這是美國害怕中國才不斷地向后推遲時間,實際上,美韓官方從未正式宣布軍演的時間、地點和參與兵力,美韓軍演最早是為韓國媒體所操控,主要目的是趕在聯(lián)合國安理會發(fā)表有關(guān)“天安”艦秘書長聲明之前,以聯(lián)合軍演的方式來表達對朝鮮的憤怒和復(fù)仇的決心;同時,也借以表達對中國的震懾。令韓國和美國媒體所意想不到的是,中國媒體群起反擊,中國官方也積極表態(tài),堅決反對美國航母進入黃海,認為這樣的軍事行動是在挑戰(zhàn)中國的利益底線。

中國官方、中國媒體的聲音讓美國、韓國和日本聽得非常真切,一個尚未決定、并未實施的美韓黃海軍演,居然在中外媒體之間展開了長達一個多月豐富多彩的信息戰(zhàn)、輿論戰(zhàn)、心理戰(zhàn)和網(wǎng)絡(luò)戰(zhàn),最終的結(jié)果居然是美國讓步,宣布美韓軍演從黃海改在日本海舉行。這是誰的勝利?當然,不排除國家職能部門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我更感覺是中國媒體的勝利!是一個新興大國受到尊重的表現(xiàn)。

這次輿論戰(zhàn)的勝利說明了一個道理,國家決策層應(yīng)該信任媒體、善用媒體、善待媒體。有些事情、有些話語官方不好說、不便說的,就可以讓媒體放開去說,即便是說得有些過頭也沒有關(guān)系,不要求全責備,限制太多。媒體反映民意,民意傳遞民聲,民聲又可以輔助決策,這是一種信息時代群體決策、科學決策的有效方式,應(yīng)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需要提醒各方注意的是,美國航母這次沒來黃海,是估計了中國人的面子。這次不來并不能說明下次不來。在美國的認知中,黃海是公海,美國在世界上所有的公海中享有航行自由權(quán)。所以,也許明年的某個時候,美國的航母還會到黃海來,因為,那里是美韓軍事同盟的海上戰(zhàn)場。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