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隨緣,不必強求,是思想境界的升華。
不論做什么事情,要有一個非常細(xì)致的權(quán)衡,在周密的思考下去決定行動的方向。隨緣講的是一個高深的境界,是以不違背事物的客觀發(fā)展規(guī)律為基礎(chǔ)的。有的事情可以做,有的事情即使是你付出畢生的努力也不可能成功。所以像這種不能成功的事情就不要去強求。隨緣并不是簡單的隨遇而安,而是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一種做事情的態(tài)度,而不是欲望和名利。拋卻了與名利的爭斗就會離事情的本質(zhì)更近,離成功更近。只不過這樣的成功是建立在平和的付出的基礎(chǔ)上。
無論遇到什么問題,都不要強求太多。如果是情感問題,只需要好好地珍惜對方;如果是學(xué)業(yè)問題,只需要堅持努力學(xué)習(xí),什么都不要多想,好好干就對了。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如果你不想做一件事,那么你可能找到一千甚至一萬個理由去推遲此事;但如果你真想做一件事,那么你只需要一個理由就夠了,就是我一定要去做,是一定而不是可能!心態(tài)說白了,就是自己衡量做人的標(biāo)準(zhǔn)。任何事都是以自己的出發(fā)點去想的,所以你想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唯一可行的辦法是懷著感恩的心去看世界,用心去看世界,不計較得失,學(xué)會發(fā)現(xiàn)身邊所有令人感動的事情!
正所謂“隨緣自適,煩惱即去”,很多時候,只不過是過于計較人生,才會遭逢苦痛。只要坦然地看開和放下,萬事隨緣而動,隨緣而止,那么生活也就相對輕松許多了。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為世,何須計較處事。真正的有緣人,不過是懂得適時隨緣罷了。
“緣”分開了兩個世界,一個屬于你,另一個屬于別人。你跳不出自己的世界,也擠不進別人的世界。與生活較勁,追求那些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只會帶來痛苦。《菜根譚》上說:“萬事皆緣,隨遇而安。”一個人只有隨緣行事,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也才會逃離彼岸世界那些原本并不屬于你的痛苦,即是所謂的“隨緣素位”。安然接受緣的牽引,心明照緣處,人生自當(dāng)水到渠成。
大文豪蘇東坡說:“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fù)計東西?!奔热蝗松粗獨w于何處,又何必費神勞力地計較呢?不妨放開胸懷,一切隨緣,像莊子一樣來一場人生的逍遙游——人生如霧亦如夢,緣起緣落還自在。
世事匆匆如花開花謝一般,不過是“枯萎的任它枯萎,繁榮的讓它繁榮”。我們仿佛是浮世里的一粒微塵,在礡大的天地中何其渺小,在人世的宿緣中何其微茫。生活計較不得,更無須去計較,且不如從心而入,隨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