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女士的愛人是教師,鄰居大都是愛人的同事。幾年前,有人傳說學校的一個會計偷東西。會計認定流言是從劉女士那傳出來的,因為劉女士曾經為一些小事情和會計爭吵過。
后來又有一位老師找到劉女士,很生氣地責問她:為什么四處造謠說他倒賣東西?問得劉女士莫名其妙。從此以后,只要是有傳言,大家就會認定是出自劉女士之口。
劉女士非常希望她的鄰居們能夠聽聽她的辯解,但是沒有人相信她。這種被鄰里誤會的感覺,使她非常痛苦。
鄰居對她很冷淡,如果有什么傳言,便會想到是她所為,連辯解的機會都沒有。這種生活環(huán)境,使劉女士感覺自己是生活在一個大悶罐里,她覺得自己都快悶死了!
在這種情況下,劉女士應該怎么辦呢?后來,一位老者勸解她說:“你只需做好自己??偛豢赡苊恳粋€人都喜歡你,總有不喜歡你的人。你的心態(tài)平和了,別人多多少少也會受影響的。”
是啊,不要拿別人的誤解或錯誤來懲罰自己, 要學會甩包袱——小事不要掛在心上,和沒發(fā)生一樣,照樣和別人打招呼,以你的寬容和豁達,以你的正直品格感染他人,別人自然會為自己的誤解感到內疚的!
當別人對你存在偏見時,沒有必要因為真相被掩蓋而生氣,你反而應該慶幸自己并不是對方所討厭的那一類人。事實上,你們之間并不存在沖突,而這就是解除誤會的關鍵。如果你真的成為了對方眼中那一類人,那才是麻煩的開始。不要在意別人如何看待你,不要介懷別人怎樣評說你,很多時候,別人踩住的只是你的影子,又何必為此而生氣呢!
被人誤會常常會讓人覺得難堪,我們迫切地想要解釋,但事情往往是越描越黑。我們有時候也迫切地希望能夠向對方討回一個公道,但是執(zhí)著和強勢,只會加劇沖突和誤解。詩人但丁曾說過:“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這是面對偏見時的一種瀟灑和自信,每個人都需要這樣淡定的心態(tài),遇事不要浮躁地做出反應,反而時常要安靜地想一想:偏見究竟帶來了什么影響,到底又是誰的錯誤呢?
有人對偏見做過這樣一段妙喻:在暗夜中見到某個窗口亮著昏黃的燈時,有人會說:“這一定是某位母親為尚未回家的孩子在祈禱?!钡灿腥藭f:“老天,這一定是有人在偷情?!逼娛巧畹囊徊糠郑覀兂3ky以避免,而它也的確會給生活帶來很大的苦惱。但偏見并不是一種惡意的攻擊和排斥,而是在缺乏相互了解的情況下,人的一種本能的反應而已。
嚴格說來,“偏見只是一個無知的孩子”,只是一個慣性思維所犯下的經驗性錯誤,所以我們應該以優(yōu)雅淡定的姿態(tài)來對待別人犯下的小錯誤,對待生活中的這一點兒不公平,而無須把事情想得太復雜,更無須對別人的偏見抱有敵意。每個人都有可能會被別人扣錯第一顆扣子,但是我們沒有必要為此扣錯余下的所有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