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精神健康寶寶的唯一訣竅就是,在你和孩子之間建立一種充滿愛、相互支持和彼此尊重的關系。你可以花一點時間仔細想想充滿愛、相互支持和彼此尊重的真正含義是什么。
愛意味著你首先要接受孩子。他是一個優(yōu)秀但并不完美的個體。每個孩子都有強項與弱點,都有天賦和不足。有些寶寶天生安靜,惹人憐愛,有些寶寶則喜歡吵鬧,具有冒險精神。愛孩子就意味天性,而不是讓孩子做出改變來符合你的愿望。
愛的另一個含義是想辦法分享快樂和幸福,可以是互相胳肢,逗彼此開心,也可以是一起看畫冊,或者在公園里散步,簡單地聊些不同的話題。孩子不一定需要整天做這些事,但他們確實需要每天都有一段與人共享的快樂時光。
孩子們當然還有其他的需要。理解這些需要并且做出承諾,表示你會盡量滿足他們,這就是給予支持的全部含義。孩子的需要是不斷變化的。剛出生的時候他什么都需要:喂奶、換尿布、洗澡、讓人抱著和聽人說話。在出生后的第一年里,不斷被人照顧的體驗讓孩子建立起對他人最基本的信任感,還形成了他對這個世界的樂觀態(tài)度。
隨著行為能力的增長,孩子們需要越來越多的機會進行嘗試。他們需要挑戰(zhàn),這種挑戰(zhàn)必須有一定的難度,好讓他們施展能力,但又不能困難到讓他們無法勝任。孩子需要冒險的體驗,但同時也必須保證安全。如果父母不能忍受孩子把食物搞得亂七八糟,孩子就無法學會自己吃飯。學習系鞋帶的寶寶必定要一次次地嘗試,又一次次地失敗。父母的責任就是為孩子設定一個限度,確保孩子能夠在這個限度之內體驗安全的冒險行為。
相互尊重需要的是另外一種限制。孩子希望在他們想要得到某種東西的時候獲得滿足。他們應該明白想要和需要是不同的。管教得當?shù)膶殞氈浪麄兛偰艿玫阶约盒枰臇|西,而對于想要的東西則不一定每次都能如愿。他們還會明白,其他人也有需要的東西和想要的東西。當父母以和藹而又尊重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并且要求孩子以同樣的尊重、合作和禮貌的態(tài)度對待別人的時候,孩子就能學會這些道理。教育孩子的時候僅有愛是不夠的。孩子需要關愛,也需要限制。(要了解更多關于情感發(fā)育和道德發(fā)展的信息,以及有效的教育原則,請參照第三章的“孩子需要什么”和“紀律”小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