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公益(10)

寂靜之道 作者:希阿榮博堪布


 

在放生時如果遇到一些違緣,比如賣方短斤少兩,在放生的地方有人跟過來打撈或捕捉,這些時候不要起嗔恨心,更不要出口傷人。與被放生的眾生相比,這些人因為無明而造作惡業(yè),更加可憐,我們應該更多地為他們回向功德。

放生是一切善行中最殊勝的善,要懷著眾生平等的心,真正為了減少眾生的痛苦去放生,不是做給別人看,也不是為自己求福報。

如理如法地放生也是在行持六度。布施,給予眾生無畏施和法布施;持戒,戒殺;忍辱,克服放生中遇到的困難;精進,歡喜踴躍地參加放生;禪定和智慧,以三輪體空進行放生,觀想被解救的眾生,參加放生的人以及放生的過程本質為空,顯現(xiàn)上如夢如幻。再加上放生結束后發(fā)心回向功德,大乘佛教的修持無外乎就是這些內(nèi)容。

盡自己的力量拯救生命,錢多錢少都沒關系,有錢的人多放,沒錢的根據(jù)自己的能力放生,只要發(fā)心清凈,功德一樣。

在哪里放生都是一樣地解救眾生,沒有什么區(qū)別。

幫助眾生不一定需要很多條件, 比如幫助眾生脫離危險的境地。一定要這樣做,因為我們自己以后會遇到同樣的情況。

即使動物被放生以后活不了很久,還是放了好,因為我們自己也找不到一個長生不死的地方,重要的是先幫助它們遠離死亡的怖畏,其他的事再盡量做。

解救有情的生命也需要具備因緣。就像日光遍照世界,卻仍然有盲者不得見,佛陀雖然圓滿具足十力四無畏,也只能度化有因緣的眾生。輪回中的眾生無邊無際,我們即使富如帝釋天,也無法解救所有的生命,盡心盡力了就好。

一味追求數(shù)量,棄大舍貴、擇小選賤,因而對某些眾生遠離慈心是不可取的。放生時不要帶著有所選擇和預備買何品種的心去買物命,遇見什么就買什么。

手頭寬裕的時候不要浪費,可以多多地放生。把錢過多地用于吃吃喝喝,一頓飯就花幾百塊、幾千塊,甚至上萬塊錢,這實在沒什么意義,什么食物到了身體里都一樣。用這些錢放生,真正地幫助即將失去生命的眾生,這錢花得才有價值。哪怕只用一天的飯錢來放生,都對現(xiàn)世培養(yǎng)自己的慈悲心、菩提心,將來往生有很大的幫助,一分錢也不會白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