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做份史前大鳥肝怎么樣?

把恐龍做成大餐 作者:邢立達


現(xiàn)代的各種鵝兒掙扎在養(yǎng)殖場中,或生活在竹籠里,或逃竄于田野間,除了人類或野獸的刀叉利齒之外,它們其實并沒有多大的危險。它們在瘦身后可以遠距離飛行,這也是現(xiàn)生鳥類中的雁形目(Anseriformes)的通性,這類動物包括人們通常所說的鴨、潛鴨、天鵝、各種雁類,等等。

但古生物的世界往往出人意料,你一定不會想到雁形目在新生代早期還出現(xiàn)過一種極其恐怖的巨鳥。不知道小鵝們聚會的時候會不會握緊拳頭,悄悄地說:“我們有一個口述的史實,我族在百萬年前,有過巨大的斗士,那時候,什么人類的祖先啊,都是浮云?!绷硪粋€接著說:“可不是,屠那些人類的祖先,就像切菜一樣!”

它們口中“巨大的斗士”就是生活在早上新世(距今約530萬年前)澳洲北部的雷嘯鳥(Dromornis)。雷嘯鳥屬于雷嘯鳥類(Dromornithidae),也叫“Mihirung bird”,這是土著語言中“巨型鴯鹋”的意思。雷嘯鳥由歐文于1872年命名描述,根據(jù)化石估算,成年的雷嘯鳥站立時身高超過3米,體重可達500千克。與此相對照的是,現(xiàn)今最大的鳥類——鴕鳥,成年個體一般身高2.7米,體重約156千克。

話說恐龍滅絕之后,隱忍了1.6億年之久的哺乳動物終于借力革命成功,迎來了屬于自己的新時代。不幸的是,革命的道路總是曲折的,曾經(jīng)稱霸天下的恐龍仍然留下了一支后裔,那就是鳥類。這些后裔大部分飛向了天空,但也有一些留在了地面,繼續(xù)扮演著陸地霸主的角色,雷嘯鳥類就是其中一黑幫。

雷嘯鳥類的演化主線就是翅膀縮小而體形增大,靠強健的雙腿和尖利的嘴喙在平原上縱橫馳騁。與如今的非洲鴕鳥相比,它們的腿更粗,翅膀縮小到了可笑的程度。翅膀面積縮小有利于減輕身體前部的重量,并把這部分重量留給巨大的頭顱,這走的幾乎是當(dāng)年暴龍類演化的老路。

雖然發(fā)現(xiàn)雷嘯鳥類已經(jīng)很多年了,但關(guān)于其行為及生活習(xí)性,仍舊迷霧重重。其中爭議最多的就是它的食性。這也是我們這道菜的關(guān)鍵。如果雷嘯鳥類都是肉食性的,那么其肝就難以類比鵝肝了。

不過,自打被發(fā)現(xiàn)起,幾乎沒人去質(zhì)疑包括雷嘯鳥類在內(nèi)的所有大型不飛鳥都是肉食性動物這個觀點。這是因為鳥類與哺乳類不同,它們不能咀嚼它們嘴里的食物,所以素食鳥類雖然可能演化出大的喙部,卻沒有必要演化出龐大的頭部,更不會擁有強大的頜部肌肉。因為一個較大的頭及強有力的喙,對素食性鳥類覓食幾乎沒有什么幫助。

判斷這些大型陸棲鳥類的生態(tài)習(xí)性的關(guān)鍵,不是僅僅分析它們的頭部與身體結(jié)構(gòu),而是應(yīng)研究它們與食物之間的關(guān)系。對于不飛鳥類來說,沒有什么植物是適合它們的,因為它們的頭部實在太大,強大的頜部肌肉更是毫無用處。我們可以對比一些大型素食或雜食陸棲鳥類,例如滅絕不久的恐鳥(Dinornis)、現(xiàn)生的鴕鳥(Struthio)、鴯鹋(Dromaius)和鶴鴕(Casuarius,俗稱食火雞)等,它們無一例外,都長著較小的頭部和靈活的頸部。

不過,以上的觀點在今日看來,并不能包攬所有的不飛鳥類,因為不同的不飛鳥類差異性較大。雷嘯鳥類在不飛鳥諸多類群中,存在植食成員的可能性最大。1998年,澳洲古生物學(xué)者穆雷(Peter Murray)和蒙基雷恩(Dirk Megirian)的研究顯示,雷嘯鳥類事實上更接近于鵝、鴨子和其他的水禽。整體上,缺乏鉤狀喙,腳趾無鉤爪,有胃石,群體生活,視線無法重疊(這種鳥的雙眼不像一般肉食動物那樣長在正前方,而是分別長在頭的兩側(cè),難以鎖定要捕捉的對象),這五個事實都是證明雷嘯鳥類是植食性動物極為有利的證據(jù)。

有學(xué)者甚至表示,雷嘯鳥類中長有大嘴的雷嘯鳥、牯鳥(Bullockornis),它們的大嘴很可能主要用于群體間的復(fù)雜社交行為。雷嘯鳥類中,生活在迄今5萬年前更新世的牛頓頜鳥(Genyornis newtoni)身高近2米,與其近親牯鳥相比,牛頓頜鳥擁有占其身體比例非常小的頭部,頸部也類似于食火雞,不少學(xué)者傾向于將其歸為植食性鳥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