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實的世界里,好人是基于“做人的道理”而力求誠實。但在爾虞我詐的博弈論世界里,誠實的行為則多半是出于“自利”而非道德。 1913年到1917年,正是兵荒馬亂的年頭。
幾股土匪在川陜大道搶劫,使得大路上沒人敢走,土匪財路也斷了。
為了給弟兄們找碗飯吃,平日很少來往的土匪頭子湊在一起開了個會,達成了一個協(xié)議:把路分段設(shè)收費站,還約定不可重復收費,并負責保護行人安全。
慢慢地,川陜大道上有了過客,又過了一段時間,大道恢復往日繁盛。土匪們的收入比以往搶劫還要多。據(jù)當?shù)乩先嘶貞洠藭r彼地的治安居然比官府治理得還要好。 盜亦有道,出于自利!
殺人掠貨是一錘子買賣,是單次博弈,以后再也沒人敢走這路了。
設(shè)立收費站,為行人服務(wù),這是長遠營生,這叫重復博弈。持久的保護費比偶爾的劫掠更有賺頭。
無獨有偶,1922年,美籍牧師安東·倫丁遭河南土匪綁票,獲釋后,倫丁牧師記錄下了自己的見聞:
“還在商酒務(wù)的時候,有一天,一片濃重的陰郁籠罩了匪首和整個營地。匪首的一個下屬違反了命令。在土匪地盤里,有些做法與在行軍路上有所不同。在路上,任何土匪都可干下幾乎任何暴行而不會因此受罰。而在這里,在土匪地盤里,匪首們是很注重自己名聲的。正在受審的這個土匪以匪首的名義偷取了一條毯子。當消息傳到匪首耳朵里時,他暴跳如雷,命令馬上把這個該死的土匪宰了。
“這個土匪的許多朋友為此都來求見,希望他寬大處理,但所有這些努力都沒有奏效。人被槍斃了,一切都已過去,但處決的命令卻令人耿耿于懷。好幾天里,營地里人氣低落消沉。尤其是匪首自己,更是明顯的郁郁寡歡。”
倫丁牧師本來對土匪的印象還挺好,但是:
“我們剛出土匪區(qū),對他們的印象一下子就變壞了。他們無惡不作,燒殺搶掠簡直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可怕的劫掠景象難以用語言形容。
“遠近四方的村子全部被毀,煙與火是土匪所到之處留下的最明顯的痕跡。隨著土匪隊伍的移動,遭難的地區(qū)實際上擴展到了10英里以外,到處是濃煙、烈火、灰燼和廢墟?!?/p>
倫丁牧師對土匪公正執(zhí)法的描述很真實,兔子不吃窩邊草,在自己的地盤里,土匪比警察還要嚴厲地打擊犯罪。為什么?為了利益,假如匪首打算長期立足,也就是重復博弈,那么他就會希望樹立起公正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