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瘋狂,林瘋狂,林不瘋狂我瘋狂!”
君子起床喊三遍,這一天神清氣爽。這句話是我剛編的養(yǎng)生口訣。
如今看NBA,就是看林書豪,體會瘋狂。林書豪最開始出名的時候,大家管他叫“一周耶穌”,或者叫一周上帝,凡是大家都這么叫了,約定俗成了影響深遠了,都是有點道理的,這里面有說他神奇的意思,有說他有信仰的意思,也有參照某個大神是上帝派到人間云云,或者穿著多少號球衣的上帝本人,說到頭了,把上帝他老人家用上了,就表示最厲害了。我轉(zhuǎn)播比賽的時候也引用,但是宣傳紀律是不讓說上帝什么的,不提宗教信仰,到我這,我給改改,我說叫“一周天子”。干主流媒體也挺不容易呢,很多詞走腦子轉(zhuǎn)到嘴的時候就給改了詞兒了,好不好的,起碼比不提強,表示一種尊重。
現(xiàn)在大家不叫這個了,人家可不是一周了,看上去要永遠當(dāng)巨星了,都叫他林瘋狂。你看他那個樣子,淡定從容的,怎么也不瘋狂,可一個黃皮膚小個子在黑人堆兒里能干那活兒,這個事情太瘋狂了。真實發(fā)生的故事,從來都比大片里編的還瘋狂。從一個睡沙發(fā)的邊緣窮鬼,到萬眾矚目的大明星,馬上就要掙幾個億了,人家還是那樣睡眼惺忪語態(tài)安祥,就愈發(fā)瘋狂。要擱經(jīng)濟危機以前,我第一個想到的詞兒是美國夢,但如今美國沒那么香了,風(fēng)景咱這獨好,可是咱這到底缺的是什么?
人是不是得有點信仰?
中國人不怎么提信仰,咱們都從小有共同信仰,唯物主義無神論,人就活一輩子,沒天堂沒地獄,包你沒下輩子,你這輩子要干什么,又得信,又得念叨時刻提醒自己,所以叫信念。但不管怎么叫,前提都得是相信點什么,想干點什么,最后是能不能堅持。
人人小時候都有理想,我說我沒理想,想干呆著還衣食無憂,其實也是理想,就是不敢信唄,你問誰為什么不能堅持理想,回答大半是“生活所迫”。林書豪為什么成功,人家堅持自己,在球場上把自己對比賽的理解都一五一十地發(fā)揮出來,能做到多少就做多少,結(jié)果成功了。
他不是個中國人。咱說實話,中國人打這個,有幾場卯上了,后面壓力就來了,我行不行啊?都看著吶?以后怎么辦???開始哆嗦,一五一十的就沒了,三腳貓就露了餡兒了。中國人,還是憑實力,實力就是我打八折自毀長城我還能跟你支吧支吧,我得有多大實力?缺的是潛力。人家外國人,有多少發(fā)揮多少,還能老超常發(fā)揮。中國人為什么發(fā)揮不出來?壓力。
林書豪的故事告訴我們,上天賦予了我們能力,社會給予了自己壓力。有天么?有社會張嘴跟你說話了么?實際上還是自己,自己與生俱來的能力,自己給自己的壓力。
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失敗了同樣是獨特的,都是每個獨特個體與眾不同的人生之路。林書豪的故事,最重要的是做自己。
本書的作者尉桐赫老師是我多年的好友,體壇周報報道NBA的資深編輯,胖胖乎乎的戴著圓眼鏡。他傲然屹立于中國籃球記者圈,是在于對籃球界的八卦消息通天徹地?zé)o所不知,對球星場內(nèi)場外從頭到腳穿衣戴帽外衣內(nèi)衣知道個底兒掉,當(dāng)我得知他要寫一本關(guān)于林書豪的故事,我就知道這一定是中文的最全面的同時也是360度揭秘林瘋狂的八卦全書。這是一個充滿故事的時代,讓這亦真亦幻,瘋狂地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