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拍賣會(16)

藝術(shù)世界中的7天 作者:(美)薩拉·桑頓


第五件拍賣品是吉爾伯特(Gilbert)和喬治(George)1975年的作品,賣到41萬美元。第六件是莫瑞吉奧·卡特蘭(Maurizio Cattelan)2001年的雕塑,底價40萬美元。吉爾伯特和喬治也許是英國最重要的概念派藝術(shù)家,他倆的作品比來自意大利的卡特蘭豐富,而且比卡特蘭前衛(wèi),但在今天的拍賣會上,他們的作品卻賣不過卡特蘭。拍賣品目錄是拍賣行主要的營銷工具,是一本油光锃亮的全彩頁手冊,封面和封底制作精美,目的是招徠賣家把他們的藝術(shù)品拿到佳士得來拍賣。這一期的封底就是卡特蘭的自畫像,畫的是他從地板上的一個洞向樓下窺探。這幅畫不僅印在手冊的封底上,還印在了拍賣會的邀請函上。

人們對“莫瑞吉奧市場”(按照慣例,對在世的藝術(shù)家只叫名字)爭議頗大。卡特蘭憤世嫉俗、玩世不恭,他的主張十分極端。有些人認為他是21世紀(jì)的馬塞·杜尚(Marcel Duchamp)[馬塞·杜尚大概是現(xiàn)代藝術(shù)史中最有魅力、最有影響力,同時最具爭議性的傳奇人物?!g者注],還有些人認為他跟當(dāng)代的朱利安·施納貝爾(Julian Schnabel)[朱利安·施納貝爾是美國當(dāng)代畫家、導(dǎo)演?!g者注]差不多,只是經(jīng)過媒體的大肆宣揚之后,他的成就仿佛很高似的。其實,要想一眼就分辨出真正取得突破、有所創(chuàng)新的人和夸大其詞、吹破牛皮的人不太容易。因為有所創(chuàng)新的人開始也會挑戰(zhàn)現(xiàn)存藝術(shù)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所以他們開始的時候看起來很像是在裝腔作勢。需要經(jīng)過較長時間的檢驗,看他們對藝術(shù)史在深度和廣度上到底有多大的“影響”,才能最終作出判斷。有些重量級的收藏家大量買入卡特蘭的作品,以至于其他收藏家指責(zé)他們在操縱“莫瑞吉奧市場”。但一位藝術(shù)品收藏咨詢?nèi)藛T說:“這不是操縱,而是無條件的支持。”

卡特蘭的作品賣得“很快很火”。經(jīng)過伯奇連珠炮似的報價、鼓動之后,這件作品最終以180萬美元拍出,比卡特蘭先前的拍賣紀(jì)錄高出一倍。貝爾一邊嘟囔一邊在目錄上記下“威廉·阿奎維拉”(William Acquavella)。阿奎維拉是一位很富有的藝術(shù)品交易商,他的父母都是移民,他的畫廊位于豪華的東七十九大街(East Seventy-ninth Street)。很少有人能買下那里的房子當(dāng)倉庫用。對于咨詢師和交易商來說,在拍賣會上買東西是一種身份和職業(yè)的象征。

第七件拍賣品是埃德·拉斯查(Ed Ruscha)的一幅畫,今晚一共有三幅他的畫。最后,這幅畫飛漲到68萬美元。貝爾嘟囔著記下了買家梅爾策(Meltzer)和低價競拍人高古軒兩個名字。在一級藝術(shù)品市場上,高古軒代理拉斯查的作品,并且在拍賣會上“保護”他所代理的藝術(shù)家。如果哪一天拉斯查的作品失寵,高古軒可能會買下拉斯查的主要作品,等日后拉斯查再次受到關(guān)注時,再把他的作品拿出來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