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1.劉伯承(21)

毛澤東和他的高參們 作者:顧保孜


這,既是劉伯承的心愿,也是中共中央、毛澤東經(jīng)過慎重考慮后作出的重要決定。同時,也是歷史的抉擇,是歷史把創(chuàng)建正規(guī)化現(xiàn)代化高級指揮學府的使命,放在了劉伯承的肩上。

11月30日,毛澤東簽署命令,中央軍委正式任命劉伯承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院長。毛澤東對劉伯承的工作十分支持。當劉伯承提出,為適應國防工作最低的要求,至少應有30至40名兵團及以上高級將領入校學習時,中共中央軍委、毛澤東很快批準了他們的報告,在抗美援朝的緊要關頭,調(diào)楊得志、韓先楚、陳錫聯(lián)、廖漢生、張震等52名高級干部入戰(zhàn)役系學習。

見到楊得志等人來軍事學院學習,劉伯承打心眼里高興。他對學院訓練部的負責人說:“我年紀大了,要培養(yǎng)年輕將領。楊得志同志是志愿軍副司令員,他來學習,和我們一起研究學術,這很好。他們都是中國革命幾十年斗爭保存下來的黨的寶貴財產(chǎn)。將來,在我國遭受帝國主義侵略時,要靠他們來掌握局面、指揮作戰(zhàn)。”

俗話說名師出高徒,想不到多少年以后楊得志也擔起了總參謀長的重任。軍事學院初見眉目,劉伯承又在考慮分建學院的問題了。軍事學院成立之初,他積極創(chuàng)辦了各軍兵種學員系,主動承擔了為各軍兵種培養(yǎng)訓練干部的任務?,F(xiàn)在,各軍兵種的建設已經(jīng)初具規(guī)模了。為了培養(yǎng)出更多更好的專門人才,為了更集中地培養(yǎng)高級將領以適應各軍兵種飛速發(fā)展的需要,他向中共中央軍委提出了分建6個學院的建議:以戰(zhàn)役系、高級速成系為基礎,建立高等軍事學院;以海軍系、空軍系、炮兵系和裝甲兵系為基礎,分別建立海軍學院、空軍學院、炮兵學院和裝甲兵學院;以基本系、情報系為基礎,繼續(xù)開辦南京軍事學院。

劉伯承和陳伯鈞、鐘期光等反復研究了在北京建立高等軍事學院的方案。其中包括招生定額、組織編制、教員和干部調(diào)配、建校地點和校舍建筑計劃等一系列問題。

經(jīng)過多次研究,劉伯承領導起草了“高等軍事學院編制表”和“高等軍事學院房舍籌建計劃”兩個報告,派教育長唐延杰和院務部長劉忠兩人攜帶這兩個報告到北京,向中共中央軍委作詳細匯報,并了解各軍兵種領導機關籌建各軍兵種學院的情況。

唐延杰、劉忠兩人走后,劉伯承想到還有一些問題沒有交代清楚。于是,他又給中共中央軍委、國防部和總參各寫了一個報告,對高等軍事學院的校址、組織機構以及建立各軍兵種學院提出了建議。

不久,唐延杰、劉忠兩人返回南京,向劉伯承報告說,所有問題均獲中共中央軍委、毛澤東批準,高等軍事學院和海軍學院、空軍學院、炮兵學院、裝甲兵學院的籌建工作,在中共中央軍委統(tǒng)一領導下,即將全面展開。劉伯承聽后,為能給毛澤東、中共中央軍委當了一次好參謀而感到十分高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