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集體為重的英雄
根據(jù)英雄對待社會的態(tài)度,也可以將英雄分類。就像很久以前在非洲平原上狩獵、采集、講故事的古人類一樣,大多數(shù)的英雄是以集體為重的。他們在故事開始的時候往往是社會的一分子,他們的旅程會把他們帶到一個遠離家園的未知地帶。我們初次見到英雄的時候,他們生活在家族、部落、村子、城鎮(zhèn)或者家庭里。他們的故事可以看做:離開集體(第一幕)、在遠離集體的荒野中獨自冒險(第二幕),一般會最終再次融入集體(第三幕)。
以集體為重的英雄一般會面臨這樣的抉擇:回到第一幕中正常世界,或是留在第二幕的非常世界。選擇留在非常世界里的英雄在西方文化當中很少見,不過在亞洲的傳說里倒是常見,尤其是印度傳說。
孤僻英雄
與以集體為重的英雄相對的是西部片里面的孤僻英雄,比如《原野奇?zhèn)b》、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主演的鏢客三部曲 、約翰?韋恩 在《搜索者》 里扮演的伊桑,還有《獨行俠》 系列。
對于這一類型,英雄在故事開始的時候就遠離社會。屬于他們的居所是荒野,屬于他們的狀態(tài)是獨處。他們的旅程是:再次進入集體(第一幕)、在集體的地盤上冒險(第二幕)、回到荒野中與集體再次隔絕(第三幕)。對他們來說,部落或者村鎮(zhèn)就是第二幕的非常世界,他們只會在里面短暫地停留,他們在這期間總會感到不舒服。約翰?韋恩在《搜索者》里的最后一個鏡頭非常完美,它能夠代表這種英雄的風格。鏡頭里的韋恩在小木屋的門口,這個外人永遠無法融入那家人的喜悅和幸福里去。這種英雄不僅出現(xiàn)在西部片里,也可以精彩地設置在劇情片或者動作片里,比如被引誘再次冒險的孤僻偵探、隱士;或者已經(jīng)退休的人接受召喚再次入世;或者在情感上與世隔絕的人接受挑戰(zhàn)再次回到情感生活里去。
跟以集體為重的英雄一樣,孤僻英雄最終會選擇是回到最初狀態(tài)(獨處)還是留在第二幕的非常世界里。有些英雄開始的時候孤僻,但最終選擇了留下和集體在一起,成為了以集體為重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