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成家,后立業(yè),而后才能治國平天下。對于現代社會中的新一代年輕人來說,治國平天下這個話題似乎有些大,也有些遠了,而成家立業(yè)卻是最為貼近生活的主題。正如古代先賢們所說的那樣,先成家,后立業(yè)。
那么,如何“立業(yè)”?關鍵還是抓住一個“預”字。
林海81年出生,工作已經有4年時間,兩年前結婚。在職場奮斗好幾年的他,積攢了一身的管理經驗及技術,于是他最近一直都在想如何與妻子一起創(chuàng)業(yè)的事情。
創(chuàng)業(yè)需要一定的資金作為后盾,這是必需的,然而當他們細點自己的家底之后,才知道還遠遠不能滿足創(chuàng)業(yè)的資金需求。
于是他想,等什么時候手頭的資金寬裕了,再開始創(chuàng)業(yè)。想與做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林海有了這個想法之后,只是單一地認為有錢了就可以開始創(chuàng)業(yè),但并沒有很好地規(guī)劃自己的經濟。對于林海的妻子來說,雖然也希望和丈夫一起創(chuàng)業(yè),但家里的大事都是丈夫做主,對于創(chuàng)業(yè)這個事情也一直是在等丈夫的決定。
就這樣,一年一年過去了,幾年之后,林海手頭現有的資金仍然與預期的創(chuàng)業(yè)資金相差很遠。當他決定向朋友借一些資金開始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發(fā)現他之前想的那個項目市場上已經有很多了,可以說是遍地開花了,現在就算他開始創(chuàng)業(yè),也會變得異常困難。
人生有多少個十年?十年能積累多少財富?
恐怕很少有年輕人會去想這樣的問題。如果你現在25歲,那么直到35歲,你能積累多少財富?
有些人可能到了35歲,還是沒有太多積蓄。當然,也不乏一些人,到了35歲,能夠攢下一筆數目不小的資產,更有一些早在30歲時就已自主創(chuàng)業(yè),當了老板,資產在不斷擴大。
那么,同樣是人,差距咋就那么大呢?其實還是有些人“預”了,即早做打算了,而有些人沒“預”。比如:
有些人只想多賺錢,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只要每月卡里有錢,每次刷卡時能刷出錢來,就不必擔心;
而有些人則賬目清晰,要求自己每月必須攢下1000元存入固定的卡中,于是,10年后,一切在預料之中,存了10萬元;
更有一些人,除了計劃著每月存入一定的錢,還會拿出一部分去做投資,讓錢生錢;
……
在夫妻理財的過程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規(guī)劃及預算,于是差距便這樣形成了。有些人通過10年的規(guī)劃,成功了;有些人通過10年的努力,仍在原地踏步。
80后的小夫妻正是事業(yè)最為興旺的時期,在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之后,就不能只看昨天和今天了,更多的是要為未來做打算。做好各種費用的預算,如果不提前做謀劃,做準備,那就只能“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