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孔廟

快樂老年快樂游:人文歷史游 作者:良卷文化


至圣先師的宗廟

推薦理由:孔子的思想,凝固于各種建筑之中。欣賞建筑美之余,可以感受到儒家文化在中國歷史中的尊崇。

丫丫講攻略

地址:山東省濟寧市曲阜

電話:0537-4486500

門票:90元

交通:曲阜城內(nèi)乘2、5、6、7、8、9、10路到曲阜老汽車站下,沿神道路向北步行1分鐘即到。

特產(chǎn):曲阜盛產(chǎn)的曲阜香稻、果旦杏、泉水被譽為“曲阜三寶”??赘揖?、楷 雕如意、全毛地毯、龍頭手杖和尼山石 硯被譽為“魯中五絕”。

美食:風味小吃有熏豆腐、孔府糕點等; 曲阜的煎餅很好吃,一些店鋪可先免費品嘗。這些小吃,在市內(nèi)幾乎隨處可見。

丫丫說景點

曲阜,是至圣孔子的家鄉(xiāng);亞圣孟子的故里;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誕生地;炎帝的首都,商殷故國,魯國首都;三皇五帝有四位在這里生息勞作,有5 000多年的歷史……一座名副其實的歷史文化名城。孔廟,便是這座城里的一處人文歷史遺跡。

孔廟,又稱“至圣廟”,是祭祀孔子和夫人亓官氏,以及門徒“七十二賢人”的地方。關(guān)于孔廟,建筑專家曾講了四句話:“建筑時間最久遠,規(guī)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東方建筑特色最突出?!?/p>

孔廟始建于公元前478年,正是孔子去世的第二年。最初的孔廟僅僅是孔子的故居。據(jù)記載,從公元220年到新中國成立前,孔廟先后重修擴建70多次。歷經(jīng)2 000余年的歷代重修擴建, 形成了規(guī)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孔廟仿皇宮建筑之制,分三路布局,九進院落,殿堂閣廡466間,門坊54座,碑亭17座,共占地約14萬平方米。

中路建筑是孔廟的主體。圣石門、紅道門、大中門、奎文閣、十三碑亭、大成門、杏壇、大成殿、圣跡殿,數(shù)重建筑列在一條中軸線上。人們喜歡用“流動的建筑”形容美妙的音樂,用“凝固的音樂”形容完美的建筑,那么,孔廟這組氣勢雄渾的建筑,可謂是一部交響樂。

十三碑亭共有歷代所立13座碑。其中,東起北邊第三個亭子是康熙皇帝所立。此碑從北京西山采的石頭,經(jīng)大運河,又經(jīng)濟南運到這里,以示皇帝對孔子的敬仰。專家計算:這塊碑重約65噸,從濟寧沿途潑水凍路,在冰上滑過來的。中路主體建筑集中在后半部分。杏壇是孔老夫子當年教書的地方,被稱為“天下第一學堂”;大成殿是曲阜城最高的建筑,意思是說:孔子是集古圣先賢的大成者,他的思想學說就像一曲完美的音樂,有始有終。整個大成殿是建在兩層臺基之上的,前面著寬敞的露臺,每年孔子誕辰的祭孔儀式,都在這里舉行。

孔廟西路是祭祀孔子父母的地方,其父母被皇帝封為啟圣王和啟圣王夫人,建筑有啟圣殿、金絲堂等。

孔廟東路分前后兩部分。前院是孔子故宅, “魯壁”是孔子九代孫鮒的藏書之地;詩禮堂,為紀念孔子教育其子讀書而建??鬃釉f“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意思就是,不學詩不會講話,不學禮不懂得如何立身。堂內(nèi)有仿漢畫石刻“圣跡圖”。

孔廟就像一個巨大的歷史博物館,珍藏著治國育人的儒家學說。參觀完畢,您一定會覺得不虛此行。

丫丫推看點

⊙欞星門 孔廟第一道大門。始建于明代,乾隆年間改為石質(zhì),乾隆皇帝御筆題寫“欞星門”。相傳天上有二十八星宿,其中掌管文化的星叫“欞星”,又名“文曲星”、“天振星”,之所以把孔子與欞星聯(lián)系起來,是表達孔子在文化方面成就最高。

⊙奎文閣 奎文閣始建于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始名“藏書樓”,金章宗在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重修時改名“奎文閣”,清乾隆皇帝重新題匾??拈w完全是木質(zhì)結(jié)構(gòu),高23.35米,闊30.1米,深17.62米,黃瓦歇山頂,三重飛檐,四層斗拱。經(jīng)受了幾百年風風雨雨的侵襲和多次地震的搖撼,依然存在。

⊙十三碑亭 孔廟的第六進院落,院落狹長,矗立著13座碑亭,南8北5,兩行排列。亭內(nèi)存碑55幢,是唐、宋、金、元、明、清、民國七代所刻。碑文由漢文、八思巴文(元代蒙古文)、滿文等刻寫,多是皇帝對孔子追謚加封、拜廟親祭、派官致祭和整修廟宇的記錄。

⊙ 杏壇 為紀念孔子講學而建??鬃赢敵踉谕僚_上大杏樹下給弟子們講學,公元1018年,孔子45代孔道輔監(jiān)修孔廟時,將正殿后移擴建,在舊址建亭,環(huán)植杏樹,取名“杏壇”。亭內(nèi)有乾隆皇帝御筆“杏壇贊”,是他第一次來曲阜時寫的。

⊙ 大成殿 孔廟的主殿,與北京故宮太和殿、泰安岱廟天貺殿并稱“東方三大殿”。殿高24.8米,闊45.7米,深24.89米。四周廊下環(huán)立28根雕龍石柱,均以整石刻成。前檐的10根為深浮雕,每柱兩龍對翔,盤繞升騰,中刻寶珠,四繞云焰,柱腳綴以山石,襯以波濤,栩栩如生。據(jù)說,皇帝來曲阜朝孔時,孔家用黃綾把龍柱裹起來,因為龍柱超過了金鑾殿,怕皇帝不高興。

⊙圣跡殿 孔廟最后的第9進庭院。明萬歷二十年(公元1592年)巡按御史何出光主持修建。圣跡殿,以保存記載孔子一生事跡的石刻連環(huán)畫圣跡圖而得名。圣跡圖共120幅,每幅約寬38厘米,長60厘米。

養(yǎng)生妙招

中庸之道與養(yǎng)生

儒家思想強調(diào)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中庸之道體現(xiàn)的是平衡、變通與和諧。后來中庸的理論,逐漸滲透到各個領(lǐng)域。中醫(yī)的養(yǎng)生方法,在很多方面強調(diào)的也是“恰到好處”,這與“中庸”的思想是吻合的。從養(yǎng)生角度看,健康養(yǎng)生的關(guān)鍵是保持平衡,平衡才能健康長壽。養(yǎng)生要講究中庸、平衡,比如營養(yǎng)要平衡,要堅持食物多樣、饑飽適當、粗細搭配、飲酒節(jié)制、三餐合理的飲食原則;動靜要平衡,運動與休息,勞與逸時間要合理;心理要平衡,平日要保持穩(wěn)定的情緒。

談古論今

藏書魯壁的傳說

傳說秦始皇“焚書坑儒”后,又親自來曲阜滅孔。消息傳來,孔子的九代孫孔鮒急中生智,把自家的院墻掏空,將《論語》、《尚書》、《孝經(jīng)》等書籍藏了進去,接著把墻洞封死,泥成一色。漢景帝年間,魯王劉余擴建王室,派人拆除孔子舊宅的院墻時,從斷墻里淌出許多書籍。于是劉余下令留下這堵墻,后人稱為魯壁。

“坐冷板凳”的由來

相傳當年嚴嵩壞事做盡,后來被彈劾。將要被治罪時他到孔府來,托女婿向當時的孔子后人、衍圣公向皇上說情。衍圣公拒不迎見,嚴嵩等了很久,在孔府坐了幾個時辰的冷板凳后悻悻而歸,這條板凳現(xiàn)仍在孔府。若主人不愿見來訪的客人,就吩咐仆人讓他們在那兒坐一會兒。那板凳太窄,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客人就會悻悻而歸。于是就有了“坐冷板凳”的由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