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單純把上述事例簡單地歸納為“使用多種伎倆,只為賺到更多的錢”。你要把它看做是一種謀求成功的方式,即使沒有專業(yè)的能力,也要努力確保自己終身職業(yè)的實現(xiàn)。這些人身上有著專屬于自己的經(jīng)營哲學。電視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為了顧客絕對的信任而以這種方式進行餐館經(jīng)營”。
在不久的將來,這些人會成為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中堅力量,我們可以說終身職業(yè)的時代已經(jīng)降臨。
三十幾歲,為了終身職業(yè),奮力一搏吧
下面,我想給大家講的是金科長的故事,他在某信息通訊公司工作。三十歲出頭的金科長是一個非常內(nèi)向的人,他很不適應那種受人關(guān)注的感覺。在我告訴他我想在書中引用他的故事的時候,金科長還一直在拜托我,希望我用化名來指代他。
雖然金科長平時不怎么愛說話,但做起事情來卻很有自己的主意。這可能和辦公室的氣氛有很大的關(guān)系,遇到困難的時候其他同事都喜歡相互安慰,而他則選擇自我排遣所有的壓力。有一次他們順利拿下了一個價值兩億韓幣的大項目,最后論功行賞的時候,同事們都是夸夸其談,為自己歌功頌德。聽了同事們的話,金科長一算,原本兩億韓幣的工程,如果按同事們的要求發(fā)派獎金的話,估計五億韓幣都打不住。
金科長十分討厭辦公室里這種浮夸的氛圍。起初,他覺得自己年輕,能力卓越,不用費太大力氣就能過得很好,但是,幾年以后,這種自信漸漸消失了。2002年的時候,金科長終于悟透了,知道自己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
七年后的金科長,變身為一家日式小酒館的老板。生意還算不錯,老顧客也是紛至沓來,對于沉默寡言的金科長的這次華麗變身,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金科長經(jīng)常跟我說,起初他并不是因為有做生意的沖動才開起了這個酒館,而是因為那時他的愿望只有一個,就是離開公司。他堅信,只要能遇到一個值得他奮力工作的公司,他的人生也會發(fā)生不同的變化。他雖堅定了信念,但是上下打量了自己一番,如此內(nèi)向的性格,估計到哪家公司都不一定能吃得開。伴隨著這樣的苦悶,時光匆匆流逝。
不知不覺中,時間已經(jīng)來到了2004年的下半年。這時的金科長已經(jīng)快要奔四了,他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危機感。在公司里,他覺得自己十分不合群,甚至覺得自己的人生毫無價值。
做好充足的準備,成功就在眼前
金科長之所以能成功變身,背后最大的功臣當屬他的賢內(nèi)助。先是妻子給予他自我創(chuàng)業(yè)的建議,然后,作為全職主婦的妻子向很多朋友進行了請教。妻子的一個朋友說,日式酒館的前景不錯,但當時考慮到金科長靦腆的性格,夫妻倆也只是聽聽而已,沒怎么放在心上。
2004年末,金科長終于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嘗試著開間日式酒館。從那時開始,金科長就在下意識地改造自己的內(nèi)斂性格,首先他努力與同事多做溝通,剛開始的時候特別尷尬,但是在不到一兩個月的時間,金科長與人交流的能力就大大提高了。但是,他的性格還是典型的內(nèi)向,以至于有時說話卡了殼,他的臉就會在瞬間內(nèi)憋得通紅。
金科長看到了自己的弱勢,于是下定決心克服自己的弱點。他為自己定下了一個遠大的目標,就是要能全身心地與別人進行交流,改善人際關(guān)系。他開始有事沒事地找話題和同事們聊天,漸漸地,他和同事們的關(guān)系熟絡起來。
在此同時,金科長開始著手準備創(chuàng)業(yè)的工作,開始逐一排查地段。這里居民區(qū)十分密集,生意最好的是一家炸雞店,想必那家炸雞店不會對小酒館構(gòu)成什么威脅。附近雖有許多的酒館,但都是鬧哄哄的,而適合夫妻或是情侶成雙入對喝酒聊天的小店幾乎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