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慕色而少艾,乃是人之本性??赡茉谖覀兠總€人身上,都有些花心的因子在。如果與愛人相處和諧心靈滿足,一般會恪守道德,情感專一一些。但在特殊時期,如伴侶遠離,或是與愛人齷齪,就容易發(fā)生紅杏出墻事件。因為斯時正是心靈脆弱的時期,外敵容易入侵。我們沒有人皮面具,我們的鎧甲一般為忠誠、道義、責任之類。這鎧甲的防守能力是極其有限的。
也有游戲愛情的紅男綠女,杯中酒常滿,座中客不空,夜夜笙歌新人不斷,但卻會在午夜夢回時突然醒來,黯然神傷。
如此花心,更是一種脆弱。
因為他們,已經(jīng)不敢、不能相信,天長地久的愛情。
而我最愛的,偏偏,就是你的這份深情重意。
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你的全部心思都在那個人身上,想著他,念著他,盼著和他相見。終于見到他了--可是,為什么你還是不快活呢?
很難說清楚,程英為什么會喜歡上楊過。金庸在書中的交待,似乎也有點過于簡單和糊里糊涂。少年睽別后,程英在《神雕俠侶》里的第一次出場,是派農(nóng)家孩子送信給陸無雙,告知李莫愁馬上就到,讓她和楊過急速躲藏。而她本人根本就不曾露面。第二次是在客店相遇,她設法引開李莫愁,讓楊、陸二人逃走,仍是沒有她的外貌描寫,只寫她穿一件青袍,連是男是女也不清楚。第三次,是楊過因完顏萍的眼神與小龍女相似,便求人家讓他親親眼睛(此舉非常之不妥,嘿嘿)。程英現(xiàn)身,告知陸無雙被李莫愁抓了去。這時倒說明其人是位女子了,但還是戴著人皮面具,未見真容。隨后并肩與李莫愁一戰(zhàn),楊過又復遠離。第四次,楊過奮力救黃蓉等人,身受重傷,她出面趕走金輪法王,救了楊過。楊過神智不清,把她錯認成小龍女,抱著她大叫"姑姑",隨后在失望中昏迷過去。
--就是這些了。
楊過醒來時,她已經(jīng)在專心寫字了,寫了又撕,撕了又寫。反反復復就是這八個字:"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她與楊過,根本沒有單獨在一起過,連話也沒說上過幾句。楊過直至看到這八個字時,仍是沒有看到她的真面目。她見到楊過時的情景總是有點尷尬:除了救黃蓉那次顯示英雄本色,其余不是和陸無雙"媳婦兒"長"媳婦兒"短地胡扯八道,就是與完顏萍耳鬢廝磨。而且,知道他心中還裝著個小龍女。這樣的一堆亂七八糟莫名其妙,竟然就喜歡了,竟然就以為他是"切磋過的象牙,琢磨過的美玉";竟然就為他相思,為他牽掛,為他煩惱。
--既然見到了這男子,為什么我還會不快活?
那是因為,愛情在莫名其妙的時候,莫名其妙地到來。
那是因為,明明知道不應該,卻偏偏還是要喜歡。
那是因為,感情讓我靠近你,理智卻要讓我遠離。
那是因為,我知道你心中深愛著一個人。這個人,沒有人無法代替。
--而我最愛的,偏偏,就是你的這份深情重意。
愛里的種種無奈和悲哀,太抵如是:
不是太早,便是太遲
楊過其實是很有點俄底甫斯情結(戀母情結)的。此人自幼無父,母親也在他十一歲那年染病身亡。他與小龍女相戀,是因為小龍女憐惜他,疼愛他,待他好,兩人朝夕相處,日久生情。小龍女之與他,有多重身份,即是師父,又是親人,既是戀人,又是母親。而小龍女自幼修習《玉女心經(jīng)》,摒除喜怒哀樂之情,養(yǎng)成了一副冷酷孤僻的脾氣,其實是不大會關心體貼人的。當初收留楊過,不過是受孫婆婆臨終所托?!渡竦駛b侶》中未曾描述她的烹任技能,但從她給楊過縫制簡樸的粗布衣衫來看,她的女工不甚高明,烹任手段也不會有多出色。要讓她來滿足楊過的戀母情結,其實是有點勉強的。不過英雄人物不能總是戀母,一直男弱女強下去,人民群眾都不會答應。所以最后楊過的武功智謀都要勝過小龍女,就連容貌也要比小龍女成熟,這樣看著才般配--扯遠了,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