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我不怕老去(4)

我想遇見你的人生 作者:楊照


再次認識自然

你從小一開始,就有輕微的近視跡象,只好帶你去看眼科。有一位謝醫(yī)師,我大學(xué)時代就開始找她看眼睛。知道你是我的女兒,謝醫(yī)生很自然地提醒:“看書不能看太久喔!”我趕快說:“才小學(xué)一年級,字都沒認多少,也沒什么書讀??!”謝醫(yī)師又提醒:“叫爸爸周末要常常帶你去郊外玩?!蔽覍擂蔚亟忉專骸翱墒俏覀兗揖妥∩缴希男∽雷优赃吺且簧却蟠?,窗外遠遠看得到大屯山和七星山啊!”

而且,那時候每個周末,我們幾乎都開車走濱海公路,有時到澳底、石城,有時甚至到了宜蘭,從來沒有把你關(guān)在家里?。?

擔(dān)心你的眼睛,我開始注意你的習(xí)慣,而有了意外的發(fā)現(xiàn)。我發(fā)現(xiàn)不管是一般出門回家的車程,還是濱海公路上的旅途,你很少真正抬頭看窗外流動的風(fēng)光,即使是被要求看窗外、看遠方,你都很容易被車內(nèi)身邊一些瑣細的事物分神,或者把小臉湊到前座中央,熱切地跟我們說話。

你的習(xí)慣,讓我覺得陌生又納悶。我是在臺北舊市區(qū)街坊間長大的,生活周遭沒有太多自然樂趣。小時候?qū)W會騎腳踏車,每天想的,就是怎么再騎遠一點,騎到遠方縹緲的山那頭去。真的能騎到天母公園,騎到外雙溪,發(fā)現(xiàn)自己置身山水之間,那種興奮快樂,永難忘懷。長大一點,回花蓮的路上看天看海,看變換的波浪顏色。再大一點,有一年夏天,瘋狂地連續(xù)報了兩個中橫健行隊,先從谷關(guān)走到武陵農(nóng)場,再從梨山走到花蓮。

我不能想象,更不能接受,你竟然無法感受大自然的巨觀壯麗的美。那一段日子里,我用盡方法吸引你注意山、海和天空。車子一從蝙蝠洞旁的隧道出來,整片海亮在眼前,我會要你回頭看基隆嶼,看海每次不一樣的色澤,觀察海如何細膩地反映天空的陰晴狀態(tài)。我會指著不斷拍上巖崖的海浪,分解一個海浪的前后波動線條。我們在鼻頭角的欄桿前,感受海浪細沫飛揚在空氣間的冷涼和潮潤。我們下到來來磯釣場站兩個小時,一邊看被困在磯坑里的小草小魚,還看過大約拳頭大的小章魚,一邊等待潮水漲退。車在公路上跑時,我們比賽誰能看出遠方礁石長得像什么動物。還曾經(jīng)特別跑到新竹南寮海濱,看一輪大大的太陽沉落入海中。

說老實話,我不曉得這樣的努力,到底能否讓你多感受大自然。我至今也還是沒有把握,或許你真的就是對音樂、對身邊的人與事,有比較高的興趣?不過我確定知道一件事,在這樣的過程中,我自己因而用了更耐心、更細心的方式,重新認識了自然。許多已經(jīng)視為理所當(dāng)然的景致,有了不同的、新鮮的意義。我讓自己回到童稚的眼光再看一次自然,得到了許多悸動與感動。

小孩帶著我,抗拒了時光,再度感染童年的新奇。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