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對待 “肉袒”投降的李煜還算仁慈,沒有殺他。只給了他一個“違命侯”的帽子,把一個昔日的皇帝變成了一個高級的囚犯。
從某種意義上說,李煜也算是解脫了,不用再為朝事分心焦慮,也不用再面對天下黎民的疾苦,但同時他也失去了自由和奢華的生活。
李煜自幼生長在皇宮,又是一個過慣歌舞升平生活的人。被囚之后,生活上的待遇與過去猶如天淵之別,強烈的反差常常讓李煜的心靈備受煎熬,只有在詩詞中追憶懷念故國時光。
丟掉了祖宗的江山,他痛悔自責;對于故國、故人、家鄉(xiāng)的日夜思念,不能自拔,進而黯然神傷,潸然淚下。那愁悶如江水般滔滔涌出,從他筆端流出,很多經(jīng)典的詞句也是在這個時期達到頂峰。如: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劍已沉埋,壯氣蒿萊。 晚涼天凈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悠悠往事只能讓人越回憶越悲傷,萬般景致在眼前都是空的,浮云掠過、秋風掃過都帶不走心中的愁悶。
面對空曠的庭院,秋風蕭肅,寂寞如同苔蘚一般慢慢爬上臺階,在心里蔓延開來。
“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過慣了錦衣玉食的李煜,面對冷落的門庭,回憶起往日的玉樓瑤殿,只得幾聲嘆息,一把辛酸,兩行清淚。
明凈的夜,皎月當空,想那月光如當年一樣照著秦淮江水,波光粼粼,玉樓瑤殿的倒影映在水中隨著波光蕩漾,這景致應該跟往常一樣美麗吧,只是人已非昨。
晚涼天凈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一個“空”字把自己從美景中拉了出來,景人分離,空間的距離感一下子拉開了。當年景中有人,人景相合,而如今美景猶在,人卻已在遙遠的他鄉(xiāng)了。
在這里,天上的月亮成為了連接時空與空間的媒介。唯有天上的明月照著這千里相隔的景與人,照著時空相隔的過去與現(xiàn)在。
李煜的回憶與憂愁往往寄托在月亮之上,似乎只有在月下,他的所有隱藏的情感才能得以充分的釋放。
那些白日里不曾表露的隱憂、哀愁、壓力,在月色的掩蓋下再也無需掩藏,思緒可以任意飛揚,在時空中躥來躥去。前塵往事紛紛涌上心頭,剪不斷、理還亂……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無言獨上西樓”這里的“無言”并非真正的無言,而是心事多到不知從何說起。李煜此時的愁苦已經(jīng)是無法說清楚的狀態(tài)。孤獨、寂寞、思念……在心中五味雜陳,這種滋味恐怕只有自己知道啊。
我們無法知道當時的李煜在想些什么,只能由他當時的處境分析他的愁是什么。一個亡國之君,一個茍延殘喘的囚徒會有怎樣一種心境呢?
孤身登樓,新月如鉤。那如鉤的月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盈虧,見證了人世間多少悲歡,今夜又照樣勾起他的離愁別恨。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那寂寞的又豈止是梧桐?
梧桐樹,葉闊大而茂密,樹高而影深。我們可以試著站在李煜當時憑欄俯視的角度來看,月光朦朧,那梧桐樹層層疊疊的枝冠之下猶如深潭,深不見底。
這茂密的梧桐樹冠遮蓋著下面的景物,仿佛鎖住了整個院子,使得凄慘的秋天的景色也不得觀賞,被“鎖”進這高墻深院之中了。
然而“鎖”住的又何止是這秋色?這落魄的人,這孤寂的心,這思鄉(xiāng)的情,這亡國的恨,都被禁錮起來了。他的寂寞便也被沉甸甸地鎖進了這深深的庭院里,沉進了這深不見底的夜色造就的幽潭之中。
這種孤獨、寂寞、愁悶已經(jīng)不是我們在尋常詩詞中見到的那種情緒。
如李白《秋浦歌》:“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如秦觀《千秋歲》:“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如杜牧:“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雙溪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這些愁是為懷才不遇,或為睹物思人,或為傷春悲秋……
而李煜的愁在于一個“離”字。這離又不是尋常的離別之意。而是三千里家國江山生生地被人奪去!這種滋味又豈是一般人能夠體會的?
這愁之味根植于李煜的內(nèi)心深處,驅(qū)之不得,舌品不得,觸摸不得,酸澀無比,苦痛無比。
宋太宗早已對跟隨李煜一起投降來到汴京的美貌小周后垂涎三尺。他三番五次地找機會召小周后進宮朝拜,并強行侮辱。小周后一介柔弱女流,為了李煜只有強制自己忍受。
據(jù)說小周后每次從宮中回來,都把自己一個人關在屋子里哭泣、大罵來發(fā)泄。李煜自知其中原委,卻無能為力,敢怒而不敢言。面對陪自己受難的女人,心如刀割。他連自己心愛的女人都保護不了啊!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門外小聲地安慰、賠笑。
作為一個錚錚男兒,他的內(nèi)心只有深深的自責嗎?
他有太多的事要自己承擔:趙氏皇帝的責難、嘲笑、譏諷,他自己忍著;小周后被辱,他打掉牙齒和血往肚里吞……他心中的苦痛常常不能表露在眾人前,沒有人可以分擔,沒有人能體會。
將心頭的哀愁、悲傷、痛苦、悔恨強壓在心底,沒有人可以聽他一訴衷腸。
他的內(nèi)心深處隱藏了多少不能傾訴的孤寂與凄婉??!恐怕這才是李煜孤獨寂寞的根源。
只有在無人的夜里,在寂靜的庭院里,只有秋風下的寂寞梧桐,和天上的一彎月可以寄托他那剪不斷、理還亂的“離愁”。
一朝帝王如今淪落到如此地步,怎不叫人扼腕嘆息!難怪他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