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弘冀猜忌妒恨李煜,李煜雖然很傷心,但還是念著兄弟親情,對他一如既往。
當弘冀重疾纏身,李煜跑前跑后傾心的照顧,讓弘冀深為感動。最終,在臨死之前,弘冀對李煜吐露了他為爭帝位而毒殺皇叔景遂的驚天秘密,這也是他自己心中不安才得暴病的直接原因。
這件事極大地刺激了仁心善良的李煜,讓他對血腥的政治更加厭惡。
可是,不知是傳說應驗,還是運氣使然,帝位終究還是落在了不爭不搶、一心隱逸的李煜身上。
公元961年,25歲的李煜繼位,成為南唐主。
李煜登基時國勢就已經(jīng)岌岌可危。李煜本來就詩心風流,浪漫多情,南唐政治斗爭的殘酷更促使他選擇逃避政事,一心吟詩弄曲。
不思振興,不修政事,茍且偷安,耽于歡娛,這是一些史書對他的評價。
這首《浣溪沙》就是他當時奢靡的宮廷生活的真實記錄。
浣溪沙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
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
詞中將宮中生活的愜意奢華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金爐添香、紅錦鋪地、佳人美酒、鼓樂聲聲……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日上三竿,艷陽高照,宮女們還在依次向金爐里添著熏香。香氣繚繞中,美人們蓮步輕移,踩皺了地上鋪著的鮮紅的錦緞地毯。
這里一個“添”字說明宴樂還將繼續(xù),絲毫沒有停止的意思。
按照宮廷的常規(guī)慣例,此刻,李煜本應該在金鑾寶殿聽著文武百官的匯報,了解民間疾苦,處理政事?;蛘咭呀?jīng)結(jié)束早朝,正在批閱奏章;或者思索國事,謀劃方略;或者體察民情民怨,考察地方官員……
而事實恰恰相反,李煜只顧著笙歌曼舞、通宵娛樂,直至日上三竿不肯罷宴。什么國家安危,什么民生疾苦,他完全置之度外,根本沒有絲毫上朝理政的意思。
毫無疑問,作為皇帝,李煜是極其不稱職的。然而,作為詞人,他卻用這首詞為我們描繪出一副極端華美的宮廷生活畫卷。
“金爐”,即用價值高昂的金屬制作而成的非常精美的熏香爐,一般為貴族所有,黎民百姓則無力購買。
“香獸”,一種勻和香料作成獸形的炭,為皇宮豪門所用。
“紅錦地衣”,精致奢華的紅色地毯。
這些東西無一不證明他身份地位的高貴。
《十國春秋》、《詞苑叢談》中談到李煜,“常于宮中制銷金紅羅幕壁,而以白金釘、玳瑁抻之,又以綠鈿刷隔眼中,障以朱綃,植梅于其外”,“李后主宮中,未嘗點燭,每至夜則懸大寶珠,光照一室如日中”。
作為一國之主的皇帝,李煜的生活自是與尋常文人不同,至高無上的身份地位和極端奢華的生活讓人望塵莫及。所以他的詩詞中反映的場景也是尋常詞作中所沒有的。
“佳人舞點金釵溜, 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p>
緊隨“紅錦地衣”句而出的是“佳人舞點金釵溜”,這句詞承前啟后,使上下銜接,意脈不斷,渾然一體。
“佳人舞點金釵溜”,香霧繚繞中,紅錦地毯上,美人正隨著鼓樂聲忘情舞蹈著,翩姍舒袖,忘情到發(fā)髻松散,頭上插的金釵溜掉了都不知道,真如仙子般讓人陶醉。
發(fā)髻松散,金釵溜掉。想必是因為通宵達旦的舞蹈,而舞蹈的時間過于久長,來不及梳理的緣故。
“酒惡時拈花蕊嗅”,里面的“花蕊”一詞有說是為了醒酒而嗅的鮮花。但在我大膽的理解下應不是真正的花蕊,而是代指身邊陪侍的美女。
美人如花,酒宴中李煜身邊一定少不了如花美眷相伴。舞到興處,酒到微醉時擁過來親熱下也未嘗不可。
如這美人是娥皇則更無可厚非。
周娥皇,李煜的皇后,姓周,名憲,字娥皇。李煜18歲娶為妃,即位后封為昭惠后,史稱大周后。
娥皇長得花容月貌,嫻靜聰慧,氣質(zhì)高雅;眉彎似月,唇小似櫻,腰細如柳,鳳眼星眸,朱唇皓齒,冰肌玉膚,骨清神秀。明珠美玉一般俊極無雙的人品。有如江南水月的秀美,溫潤如玉,清澈如水。
娥皇以天仙般的容貌艷壓群芳:她的面容清麗秀美而又氣質(zhì)典雅高貴,舉止談吐集天地之靈秀于一身,容色照人,明艷不可方物,令人見之忘俗。身段窈窕婀娜,像姣花軟玉一般惹人憐惜。
天女下凡也不過如此吧。
更難能可貴的是,她不只擁有美貌,更是一位絕頂才女。史稱其“曉書史,善歌舞,精音律,尤以彈琵琶見長”。
她的歌喉婉轉(zhuǎn)清亮,舞姿曼妙,彈得一手好琵琶,又通曉史書,精諳音律,采戲弈棋,靡不妙絕。這些都使得六宮粉黛黯然失色,獨她爍爍生輝。
多才多藝的娥皇真可謂蕙質(zhì)蘭心。這樣的美女,怎能不讓李煜如癡如醉呢?
李煜、娥皇兩人情趣相同,有著相同的愛好與追求,兩人曾經(jīng)一起合作完成了殘缺不全的《霓裳羽衣曲》。
就兩人恩愛無比、如膠似漆的情感狀態(tài)來說,如此歡宴怎么能少得了周后的陪伴呢?那么把這周后比作香氣襲人的花蕊有過之而無不及吧?
上行下效,皇帝都如此了,其他貴族也會效仿。于是“別殿遙聞簫鼓奏”,不只皇帝通宵達旦的宴樂,還能聽遠遠傳來的其他宮殿的鼓樂之聲,一樣的熱鬧非凡,一樣的不分晝夜。
整個皇宮的風氣由此可見。
這闋詞從李煜的手下全盤展示了南唐后主宮廷上下奢靡隱逸的生活情景。寥寥幾筆便給人以視覺、聽覺、嗅覺上三維的立體意象。色彩、芳香與聲響,使全詞形成了富麗豪華的基調(diào),洋溢著奢靡的氣氛。
詞雖是好詞,但總給人一種頹敗感,“末世狂歡”便是我對這闋詞的最終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