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走自己的路,是非功過自有千秋來評定(1)

劉邦最會當老板 作者:心香一瓣


凡成大事者,必定不拘于小節(jié),他們不會在乎別人對他們的評價。有人評論這些人是厚臉皮,但是說這些人是厚臉皮的人有沒有想過,和他們?nèi)〉玫木薮蟪晒ο啾?,這些細節(jié)上的小錯,簡直不值一提。

所謂的瑕不掩瑜,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一個人想成就一番事業(yè),就應(yīng)該放棄那種在細節(jié)上的過分糾纏。

劉邦作為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后人對其褒貶不一。有人說他雄才大略,是一位豪杰之士;有人說他其實并沒有什么真本事,只不過是機遇巧合,在歷史的裹挾下,走到了他后來的位置。對劉邦的人品,后人的評價也有很多種說法。

無論各種評價是怎樣,其實很難解釋清楚劉邦。劉邦建立的大漢王朝,后來成為中華民族的開端,所以中華民族也稱為漢。劉邦建立的朝代當時稱為漢朝,只是出于一種偶然,是因為當時的項羽分封諸侯時,為了防止劉邦有朝一日與自己爭天下,而把他封到了漢地,封為“漢”王。這位大漢帝國的開創(chuàng)者,不是普通人用一般的倫理道德所能解釋清楚的。

劉邦進入漢中后,經(jīng)過幾年的養(yǎng)精蓄銳,終于有了和項羽爭天下的本錢。于是,他揮師東進,要和項羽一爭高下。雙方的戰(zhàn)爭進行到膠著狀態(tài)時,劉邦想,這樣打下去不行啊。于是他問韓信,最快的取勝辦法是什么?韓信在劉邦出漢中前已經(jīng)被拜為大將,他當然得給劉邦出主意。于是他告訴劉邦:最好的辦法就是進攻項羽的都城——彭城。

劉邦就照著韓信說的做了,說實在話,劉邦并沒有信心去進攻彭城。因為彭城是項羽的大本營,而且劉邦和項羽作戰(zhàn),一向是勝少敗多。所以,在心理上,他對項羽其實是有一種畏懼感的。雖然如此,但是劉邦相信韓信,他任韓信為大將時,就是完全認可了韓信的軍事指揮能力。

果然如韓信所說,劉邦率大軍輕而易舉地就攻下了彭城。因為這時項羽的主力遠在齊地,所以劉邦攻打彭城幾乎沒受到什么阻擋。

攻下彭城后,劉邦沒有和上次進咸陽一樣秋毫無犯,而是得意忘形地在彭城項羽的王宮中每天喝酒慶祝。同時他還下令沒收了項羽的財產(chǎn)美女,下令士兵在彭城大肆劫掠。雖然手下人對劉邦的這些行為一再勸阻,可是劉邦就是不聽,我行我素。

也難怪劉邦,一直以來,他受了項羽那么多的氣,好不容易有了個發(fā)泄的機會,當然不肯放過。有人把這次行為解釋為劉邦的“流氓”本性的顯露,但是中間也有這樣一種可能:因為彭城是項羽的都城,劉邦是想借這些行為來打擊項羽一方的士氣。因為彭城雖然攻下來了,項羽的部隊主力還在,劉邦不可能不為以后的戰(zhàn)爭作準備。所以,劉邦這時的行為,和后來韓信所用的“四面楚歌”道理是一樣的。那就是,打擊項羽手下的士氣,讓他們明白,連彭城都不是安全的地方,跟著項羽混還會有什么好結(jié)果?

項羽知道彭城被劉邦攻下來后,立刻帶三萬部隊趕了回來。項羽判斷,劉邦的部隊在攻下彭城后,戰(zhàn)斗力一定剩不下多少。

項羽部隊的戰(zhàn)斗力果然大勝于劉邦,項羽發(fā)起突然攻擊后,劉邦這邊的部隊還在睡夢中。本來戰(zhàn)斗力就弱,而且毫無準備,漢軍抵擋不住項羽部隊的進攻。韓信下令部隊撤退,漢軍聽到這個命令,立刻大亂,十幾萬人被擠殺在睢水中,據(jù)說是把睢水都弄得斷流了。

當然,劉邦是逃脫了,夏侯嬰率著十幾個人,趁天沒亮,掩護劉邦逃走。

劉邦本來是沛縣人,他攻打彭城時,沒想到會馬上就敗啊。所以當時他把家屬都帶回了沛縣,交給同鄉(xiāng)人審食其照顧。

審食其聽到漢軍在彭城戰(zhàn)敗的消息時,就想到項羽會派人來抓劉邦的家屬。但是劉邦的兩個孩子不在身邊,審食其于是交代親戚幫忙照顧兩個小孩,自己帶著劉邦的父親和老婆進山去躲避。

劉邦從彭城逃出來后,先去的也是沛縣。審食其已經(jīng)帶著劉邦的父親劉公和他老婆呂雉走了,劉邦就帶上自己的兩個孩子一起逃亡。

項羽果然派騎兵隊來找劉邦家屬了,他們發(fā)現(xiàn)了前面逃跑的劉邦一行人,于是緊追不舍。

夏侯嬰駕車,后面的幾十人斷后,劉邦一行人拼命地想要逃離。

楚兵一直在后面追,劉邦急于逃命,于是命令把自己的兩個孩子丟到車下去,這樣車子輕了,自己好逃走??墒遣肯聸]一個人愿意,也沒一個人敢執(zhí)行劉邦的這個命令。因為這個命令太違背常理了。俗話說,“虎毒不食子”,劉邦卻不顧這些,他自己親自動手,把兩個孩子扔下了車。

劉邦剛把孩子扔下車,夏侯嬰就停下車,去把孩子抱上來。劉邦大怒,訓斥夏侯嬰道:“你留下這兩個孩子做什么?他們一點用處也沒有,只會害了我和大家的性命。”

夏侯嬰說:“虎毒猶不食子,如果這件事傳出去,全天下人都會恥笑漢王的?!?/p>

劉邦生氣地舉起劍威脅夏侯嬰,如果他不扔兩個孩子,就殺掉他。但夏侯嬰不怕,隨行的兵士也表示寧愿戰(zhàn)死,而不要扔掉孩子。劉邦終于沒辦法了,只好閉上眼睛,任由夏侯嬰去指揮了。后來,他們一行人終于逃離了楚軍的追擊,來到了下邑漢軍控制的地方。

后世很多人用這件事來指責劉邦,罵劉邦殘酷自私。其實反過來想想劉邦的話,并不是沒有道理。如果犧牲兩個孩子,來挽救大家的生命,雖然于心不忍,但是也應(yīng)該是萬不得已之時最好的選擇。何況,他對項羽太過了解,他料定項羽不到最后關(guān)頭,不會把他的骨肉怎么樣。

記得小時候看過一部電影,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一支共產(chǎn)黨的部隊在國民黨軍的追擊下,躲在了山林中。這時候,隨軍的一個小孩哭了起來,孩子的媽媽為了不讓在不遠處的國民黨軍隊聽到孩子的哭聲而暴露大家,用被子把孩子捂了起來。后來國民黨軍隊走了,孩子卻因為窒息而死亡了。

在戰(zhàn)爭時期,面臨生死存亡的時候,遇到這樣的危急時刻,很多人最終的選擇都是犧牲掉親人。相信那位做媽媽的,當時肯定是心里在流血,但是她明白大義所在。如果不犧牲孩子,部隊被發(fā)現(xiàn),犧牲的就不是一個人了,最終孩子也不能幸免。

這個時候,我們再想想那些對劉邦橫加指責的人,如果按他們的邏輯,劉邦就應(yīng)該主動犧牲自己和手下人,去保住自己的孩子了?大多數(shù)對劉邦的指責,其實是建立在一種婦人之仁的基礎(chǔ)上的。

接下來劉邦回到下邑后,就收拾自己的部隊,重新招集人馬來與項羽決戰(zhàn)。這個時候,劉邦有準備,他堅守城池。項羽的兵在下面,攻城不下,他就想要劉邦出城來和他決戰(zhàn)。項羽想了個辦法,在前面彭城之戰(zhàn)后,楚軍抓到了劉邦的父親劉公和老婆呂雉。項羽讓人把劉邦的父親綁到陣前,在陣前放上一口大鍋。然后派人在城下對劉邦喊話:“漢王聽著,項王說了,你不下來決戰(zhàn),就用大鍋把你的父親煮來吃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