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心理學家在組織人們參加內隱聯想測試時,并不會像我一樣使用紙和鉛筆,而是通常使用電腦完成。測試進行時,每個詞語會從電腦屏幕上依次閃過,當詞語屬于左手邊的組別時,你就輸入字母e;若詞語屬于右手邊組別,則輸入字母i。用電腦完成內隱聯想測試的好處在于,實驗人員可以毫秒為單位,測量參與者的反應時間,并以此為參與者打出分數。拿上文中“職業(yè)/家庭”測試的第二部分來舉例子吧,如果你花在“男性/家庭”一欄的時間稍短于“女性/職業(yè)”一欄,那么這說明,你對男性和職業(yè)并沒有形成過于緊密的聯系。而如果你花在“女性/職業(yè)”一欄的時間相對要長許多,那么這就表明,在談到工作問題時,你會不由自主地將工作與男性緊密聯系在一起。
近幾年來,內隱聯想測試已經成為一項炙手可熱的實驗工具,原因之一在于,它的測量很細致,得出的結果讓人一目了然。如果讀者們在做“職業(yè)/家庭”測試的第二部分時,感覺到自己的做題速度有所減慢,那么你們就不難發(fā)現,內隱聯想測試的測試結果著實會給人當頭一棒。格林沃爾德告訴我們:“如果對詞語和組別的聯系緊密,人們的做題用時會在400~600毫秒之間;反之,用時則可能要多兩三百毫秒。就實驗結果來說,這算是很明顯的差距了。我的一位認知心理學家同事形容說,這個實驗用日晷來測量都沒問題。”
如果你對計算機版本的內隱聯想測試有興趣,你可以登錄www.implicit.harvard.edu去看看。這個網址上有幾個不同的測試,其中包括內隱聯想測試中最具名氣的種族測試。這個測試我已經做過好幾次了,而每次的測試結果都令我有些不寒而栗。測試開始時,參與者需要回答自己對黑人和白人的看法。我的答案是,兩個人種是平等的,我相信絕大多數讀者也會如此回答。隨后,測試便開始了,參與者需盡量快速回答題目。最先出現的是一道熱身題,屏幕上閃過一組人臉的照片,看到黑人的面部時,參與者需輸入字母e,以將照片歸類到左手邊的組別;看到白人的面部時則輸入字母i,將其歸入右手邊的組別。這就是個瞬間決斷、瞬間決斷、瞬間決斷的過程,我根本無須思考。接著,第一部分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