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迷上藝術(shù)家的傳奇,
請遠(yuǎn)離這個傳奇的藝術(shù)家。
神交已久的朋友到北京來,我們在不見荷花的后海邊喝一杯茶,我隨手撫過他的頭,他新生的發(fā)茬微微割我的手掌。
回到他的城市,他在電話里這樣對我說:“你說話時候眼里都是笑,像一個姐姐或者媽媽,但不像你的小說,”他不是第一個這樣說的人?!耙膊幌衲憬o我講的你的生活,你這么慈眉善目的人怎么可能這樣,或者那樣,更或者……”
我終于撲哧一聲笑出來,“閣下的意思是,我對你編織了一個絢爛的偽生活,以自高身價——我要真有那工夫,我何不營造給讀者看,他們才是我的衣食父母。”——不好看的人,連愛恨情仇的權(quán)利都沒有。
然而我明白他的意思,所有的藝術(shù)家似乎都要承擔(dān)平行的兩項(xiàng)任務(wù):一,創(chuàng)造藝術(shù)品;二,把自己的生活變成藝術(shù)品。在作品里放浪形骸,私生活就不可以循規(guī)蹈矩;在詩歌里狂熱謳歌愛情,就要有為愛而決斗的勇氣;能寫最激烈、最纏綿的《天鵝湖》,就得凄然喝下一杯含霍亂病毒的水。沒有傳奇,造也得造一個出來,否則,會讓傳記作家為難。
王爾德,他的任何一部作品,都沒有他自己的生平更震憾人。他的小說戲劇,華美輕倩,輕輕挑釁如撒嬌,而他的一生,卻布滿了罪惡和痛苦,使得好些后世知名人物絕不敢坦露性向。
卡米耶?克洛岱爾,她一定是有才華的,但我猜,只有專業(yè)者才看過她的雕塑并且懂得。我們了解她,是因?yàn)樗?jīng)是羅丹的情人。她的愛情毀了她,而等到他與她都死去,這愛情靜止,凝固,變成文字與影像,是她存于世的最重要的證據(jù)。
……
這樣的藝術(shù)家,多的是。他們往往不長壽。有人說人生不在長只在精彩,所以也不必代他們說天妒英才。
成為一個傳奇性的藝術(shù)家,是大部分藝術(shù)從業(yè)者的心愿。但,那個巴洛巴華美風(fēng)格的時代早已遁去。斯時的所謂傳奇,無非搞搞男女關(guān)系,隱世一兩年,去海外游歷下。沒有傳說,主動從自己的博客開始口口相傳,若有若無,影影綽綽。大家不好奇,那就出盡一切力量吸引大家的注意力。這些,只是廣告。純粹的商業(yè)化也是一種美,可口可樂有故事,比爾蓋茨有傳說,然而那是另一回事。
而我,還是愿如一葉大江輕舟,水去哪里,我去哪里。不織造傳奇,也不回避,我那有限的想象力,寧愿投給無限的文字,也懶得用在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