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會議室里如何處理尷尬情況(3)

囧境突圍 作者:閆靜


 

3這不是批斗大會

2010年6月26日,第四次20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原本針對全球經(jīng)濟可持續(xù)增長、國際金融監(jiān)管等議題的討論,因為各國之間觀點、立場的分歧,變成了一個相互指責的“批斗會”。

類似這種因分歧而引發(fā)的相互指責的狀況在職場會議中也比比皆是,尤其是企業(yè)遭遇轉(zhuǎn)型、部門需要整頓、項目需要重新審核時,會場討論都很激烈。大家各抒己見,紛紛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慢慢地各種不滿就激發(fā)出來,最終上升為相互的指責和批斗,導致原本指望能商量出解決辦法的會議演變成了口水戰(zhàn)。此時,身為會議主持人、主旨明確的你,該如何平息這場戰(zhàn)爭,讓他們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言歸正傳?被一個或幾個人同時指責的你,是以牙還牙地予以反駁,還是靜下心來反省自己的過失?

尷尬一刻

| 毫無實際意義的指責 |

在一次廣告創(chuàng)意公司的設計部季度會議上,大家就每個設計人員設計水平都較高,而廣告質(zhì)量不升反降的問題正進行熱烈的分析和討論。

會議開始時大家都默不作聲,后來,主設計師張翰說:“最近廣告效果不理想,我要負一定的責任,但最近助理設計師總是不能提供充足的資料,使我無法從中獲取更多的靈感?!?nbsp;

“資料不足是因為合作方給的資料太少,我已經(jīng)盡全力盡可能多找了些資料呢。再說,先前很多沒有太多資料的廣告,您不也都做得很好么?”助理設計師凱瑟琳“認真”總結(jié)道。

話沒說完,攝影師也立刻跟著大倒苦水,“最近采購的攝影材料也遠不如從前,有的甚至用都不能用,大大影響了拍攝效果……”

“最近采購成本急劇上升,但財務總監(jiān)老是壓縮我們的開支,我們也沒辦法,只能壓價買便宜點的材料,即便誰都懂得我們這行是便宜無好貨,我們也沒有辦法?!眻鼍安贾脝T接口道。

大家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一個半小時的會議變成了相互推卸責任,相互指責的口水大戰(zhàn),所有人都認為自己工作的失誤、工作的失利都是他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就這樣,原本討論解決當前問題的會議時間白白浪費了,留下設計部主任一個人干瞪眼。

尷尬化解

無論你是會議主持者,還是普通的參會者,都有義務讓大家從無休止的口舌爭斗中重新返回到會議主題上,會議的目的是為了想辦法補救,解決當下面臨的難題,而不是把時間、精力白白浪費在相互指責上。因此,當我們遭遇“批斗會”時,一定要從企業(yè)、部門的整體利益角度出發(fā),重新強調(diào)當前會議的主題,讓大家從埋怨和不滿中回歸冷靜。

家庭生活中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樣的狀況。東西買貴了,禮物送錯了,主意想岔了,投資失利了,兒女闖禍了等,很多夫妻也都是相互埋怨、彼此指責。

當我們被人指責時,先不要針鋒相對地予以還擊,而要靜下心來聽清楚對方想要說的是什么,無論對錯,都要保持鎮(zhèn)靜,保持一個清醒的狀態(tài),不要表現(xiàn)出困倦,或像是醉酒未醒的樣子。如果對方說得有理,就要虛心接受。如果對方故意推卸責任或挑刺,就把自己的立場和想法全盤托出,引向“會議”主題,這樣,對方自然會感覺索然無趣,從而停止無理的糾纏。

當然,我們首先要獨善其身,把對方隨口的指責“轉(zhuǎn)化”為講理由、講道理,以免激起對方的不滿,繼續(xù)爭執(zhí)不休,使會議陷入僵局。

尷尬預防

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像一個碩大的氣球,需要幾個人合力才能讓它在我們的手中趨于平衡,因此,我們做任何事之前都要注意:1.從公司的一分子、家庭的一員的立場來考慮事情該做還是不該做,審視自己想法的對與錯;2.自己猶豫不決時最好不做決定,要多聽取同事、家人的意見,但在聽取他人的意見時不要搶話,以免引起對方反感;3.事先做調(diào)查準備要充分,確保做出的決定不存在損失隱患,給自己留有一定的退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