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辦公室尷尬應對之道(4)

囧境突圍 作者:閆靜


 

4鴨子飛到別人家

當你挖空心思地想出一個好主意,費盡心血獨自把項目完成,抑或在團隊合作中做了極大貢獻時,“煮熟的鴨子”卻被別人一口吞下,這樣的情形你是否也曾遭遇?

某招聘網站曾對職場“搶功”做過調查:有超過五成的被調查者曾被同事、上司搶功。其中,30%的人選擇默默忍受,26%的人直接找老板澄清事實,21%的人以牙還牙,15%的人選擇聯合他人,發(fā)動群體力量來驅逐“搶功”小人,8%的人選擇離開。

“有福同享、有難各擔”已幾乎成為職場鐵律,面對那些心安理得、不動聲色的“搶功”高人,我們要怎樣爭取、維護自己的利益?

尷尬一刻

| “我們”的貓膩 |

試用期剛過,李興禹就被經理安排和同事一起負責新項目的開發(fā),也就是從那時起,他開始陷入痛苦的深淵。

從新項目接手后,每次開會向經理匯報項目進度時,同事就搶先發(fā)言,甚至直白地和李興禹說:“咱們的工作內容都是一樣的,再者說,你也不熟悉經理的為人,以后每次我做匯報就可以了,免得耽誤經理的時間。”

李興禹心有不爽卻也沒有多想,但幾次匯報后他就明白了其中的“貓膩”:自己花心血設計出來的方案卻被同事以“我們”兩個字輕輕帶過;自己的新想法一旦被上司肯定,同事就立即說“這是我們一起討論的結果”……最可氣的是,項目即將完工老板親臨現場詢問進度時,同事卻說,“李興禹表現得非常好,基本不需要我的幫助,我只要在關鍵問題上和他交換一下意見就行”。簡單一句話就把他自己置于項目主導者的位置,輕輕松松地把功勞搶走了。

李興禹心里生氣卻又不知怎么說,只能眼睜睜看著別人搶了頭功。

| 搶功小人,人人喊打 |

陳驍是一個典型的搶功型人才,每次在會議上只要老板問起項目上的事情,基本都是他一個人在說明情況。項目明明是大家一起完成的,誰不是加班加點,但在他的一番渲染之下幾乎所有人都成了“吃閑飯”的,只有他一個人在里里外外地忙活。

開始時,同事都不好意思直接戳穿他,可一再地給他留面子卻換來陳驍的得寸進尺。就這樣慢慢地,大家也都遠離他,再有項目就自發(fā)地組織幾個人一起協作。受到“排擠”的陳驍竟然跑去向老板告狀說大家都嫉妒他工作能力強。隨后,陳驍也不知使了什么“魔法”,竟然讓老板對他倍加器重。

最典型的一次,老板因為陳驍負責的項目進度慢而大發(fā)雷霆,問到事情原因時,他竟然恬不知恥地把責任推卸到其他人身上。這一次,再也沒有人給他留面子,每個人都據理力爭,列舉了他“一個人”完成項目的種種事例,并對他的工作能力做了最客觀的評價。老板也是明白人,從此之后對陳驍冷落了很多。

尷尬化解

被別人搶了功,如果直接向老板哭訴并不能改變既定的局面,搞不好會落得個搬弄是非的名聲;百般忍讓只會助長小人的氣焰;以牙還牙、互相報復換來的將是無休止的辦公室風云。

此時,最好的辦法就是以退為進。兢兢業(yè)業(yè)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尋找適當的時機向領導匯報真相,或以自己過硬的表現“感化”別人替自己“說情”,同時也婉言勸告那些在辦公室里投機取巧、專搶功勞的人,一次的濫竽充數可能會成功,但露餡也是早晚的事兒。

也可以找個機會與搶功者談一談,讓他知道你并不是溫馴的小綿羊,他的那些伎倆你不是不知道,只是沒有當面戳穿罷了。切忌在其他同事面前說別人的壞話,以免有挑撥離間之嫌惹人反感。

尷尬預防

要避免替他人做“嫁衣”,就要在平時的工作中注意以下兩點:

1.與那些搶攻者一起負責某個項目時,不要讓他或她一個人進行匯報,項目有新進展或者想到好的計策時你也可以在上司面前表現一番;

2.和搶攻者劃清界限,明確分工,各負其責,嚴禁對方越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