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演戲,心里總有些忐忑。先前曾在《左右》和《建國大業(yè)》中零星客串過幾個鏡頭。畢竟有二十余年電視從業(yè)經(jīng)驗,臺詞和鏡頭感均不成問題,間或還得到導(dǎo)演幾句鼓勵與贊美,便有些飄飄然,自忖演戲這活計并沒什么大不了。待影片上映,喬裝打扮一番,悄悄潛入影院,觀察周圍反應(yīng)。沒想到,當(dāng)大銀幕出現(xiàn)自己那張胖嘟嘟的臉蛋以及招牌式的表情時,觀眾頓時嘩然。那近乎歇斯底里的笑聲令人不寒而栗。于是,便顧不得許多溜之大吉。
2010年深秋,忽接偉平兄電話,意外得知,偉平兄和藝謀導(dǎo)演決定于《金陵十三釵》中啟用我出任“孟先生”一角。但凡熟悉嚴(yán)歌苓小說的讀者都知道,《金陵十三釵》構(gòu)思精巧,視角獨特,她以女孩“書娟”回憶為線索,從神父約翰與十三個秦淮女子為切入口,凸顯救贖主題,反映崇高的人道主義,同時也表達中國人的血性和不屈不撓的精神。至于“書娟”父親“孟先生”,作者雖著墨不多,卻賦予他復(fù)雜的性格特征和豐富的情感世界。“孟先生”一言一行均左右著故事走向。
平心而論,和“二張”相識多年,過往甚密,卻從未奢望在張藝謀作品里留下印跡,更不用說像“孟先生”那樣有份量的角色,況且對手又是“蝙蝠俠”克里斯蒂安?貝爾,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因此,擔(dān)憂與恐懼遠勝于興奮,生怕稍有閃失,影響影片聲譽。
不過,進組之后,藝謀導(dǎo)演一直試圖為我減壓。開拍前晚,他與我長談,“表演忌諱刻意,用力過度反而適得其反。只要體會出人物心境,打開心扉,一切都可迎刃而解。越自然放松,人物形象越生動真實,那是最寶貴的狀態(tài),也是表演的最高境界。”藝謀擅長用一個字來概括人物基調(diào)。當(dāng)年拍《秋菊打官司》,他要求鞏俐突出一個“慢”字,“秋菊有孕在身,她在乎腹中胎兒,所有動作便慢了下來,人物也就隨之呼之欲出?!睂τ凇懊舷壬保麖娬{(diào)一個“苦”字,“孟先生救女心切,被迫委身于日寇,卻又遭女兒白眼,里外不是人,內(nèi)心充滿焦慮,苦澀,委屈,哀怨。所以,人物語言必須急切,短促;動作則要干凈,利落,不可拖泥帶水?!闭f來也怪,找準(zhǔn)了心理節(jié)奏與基調(diào),演起來倒也不怎么費勁。連續(xù)拍攝數(shù)天后,便漸入佳境。只是拍感情戲仍感無所適從。演我女兒“書娟”的小演員天生演戲胚子,哭笑收放自如,尤其掉眼淚就像開水龍頭般易如反掌,而我演類似橋段則要醞釀許久,甚至整天不敢與人交流,獨自面壁沉思,把幾十年人生經(jīng)歷中遇到的傷心事都想上一遍,這才勉強擠出幾滴眼淚。
當(dāng)然,和貝爾那樣的好萊塢大腕演戲更是誠惶誠恐。貝爾拍戲喜歡根據(jù)自己對角色的理解,對劇本做適當(dāng)微調(diào)。而藝謀拍戲也從不拘泥于劇本,據(jù)說,《活著》中90%都是邊拍邊改。因此,兩人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