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戶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愛。在這年除夕晚上,為了防止祟來侵擾,這對老夫妻不睡覺,一直逗著孩子玩,他們用紅紙包了幾枚銅錢,包了拆,拆了包。但隨著夜?jié)u漸深了,小孩子受不了,先睡著了。這對老夫妻便把包好的幾枚銅錢放在他的枕邊。老夫妻年歲大,也熬不住,一看都已是四更天了,想來那祟該不會來傷害他們的孩子了,可他們剛一睡著,一陣陰風吹過,黑矮的小妖就進了屋,就在他要用手摸孩子額頭的時候,突然孩子枕邊發(fā)出一道金光,祟尖叫著逃跑了。
這件事很快就傳揚開來,大家紛紛效仿,在除夕夜里用紅紙包上錢給孩子,祟就不敢再來侵擾了。因此人們把這種錢叫“壓祟錢”,“祟”與“歲”發(fā)音相同,日久天長,就被稱為“壓歲錢”了。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壓歲錢除了祈福求安之外,還增強了流通價值。清代曾有一首題為“壓歲錢”的詩中描繪說:“百十錢穿彩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談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壓歲錢成了兒童的零花錢,這也無可厚非。
“壓歲錢”是孩子可以控制的財富
在處理壓歲錢的過程中,我們要很清楚地認識到的一點就是,壓歲錢的所有權和支配權屬于孩子,我們不能輕易地剝奪孩子的這種權利,否則是對孩子的不尊重,而且這種做法會使孩子對自己支配金錢的能力極不自信。其次,通過壓歲錢來培養(yǎng)理財智商和管理金錢的能力 ,也是家長教育孩子養(yǎng)成正確消費習慣的最佳時機。通過壓歲錢的支配,我們也可以向孩子講解最基本理財工具的使用方法,我后面會進一步闡述不同時期孩子的理財工具,比如銀行儲蓄、債券投資、基金理財,或者投資股票等。
小孩子的零花錢和壓歲錢是他們收入的主要來源,如何體現(xiàn)這些“錢”是他們自己的呢?只要家長放手,五六歲的孩子已能獨自進行一些小額零花錢的消費,如買零食等。當然大額的消費和金錢的處理權仍然掌握在父母手中。讓孩子體驗獨立消費應該是與他們年齡相對應的金錢處理,既不能大權獨攬,讓孩子感覺到錢不是他的,也不能讓孩子大手大腳地花錢,認為只要是他的錢就可以自由處理。例如父母給自己的老人過生日,可能有時給些大額金錢。孩子看到后,也從壓歲錢中取出幾百元錢,也要表達自己的心意。孩子的這種孝心應給予肯定,但這樣“一擲百金”的背后需要家長細心解釋,五六歲的孩子即使想表達心意,可能幾元錢或者一些特殊禮物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