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著去了解別人
記得在一本書上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如果一個啞巴要買釘子,他會用雙手來比劃錘子錘釘子的動作。售貨員看見了,問:“您是買錘子嗎?”啞巴搖了搖頭,舉起比劃釘子的手。售貨員明白了,他是要買釘子。
那么,問題出來了:如果一個盲人去買剪子,他該怎么辦呢?
有很多人都會不假思索地說:“這太簡單了,當然是像啞巴一樣用手比劃嘍!”答案真的如此嗎?NO!完全錯誤!你仔細想一想,如果你是那個盲人,你看不見任何東西,你不知道剪子到底長什么樣子。但是,你知道你需要的工具就是剪子,你知道它的用途。
所以,答案就是:盲人會用嘴去說。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對于同一個問題,人們的理解往往是不同的。因此,我們要學會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當你學會換位思考的時候,就會在遇到困難和問題時站在他人的角度去對待困難和問題,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只有我們真正做到這些的時候,我們才能更多地理解別人、寬容別人。
在工作中需要學會換位思考。部門與部門之間、個人與集體之間、員工與員工之間,由于利益的沖突或組織協(xié)調等多方面的因素,難免會出現(xiàn)矛盾與分歧。但只要在工作中懂得換位思考,多從其他同事的工作角度出發(fā),多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多一分理解與寬容,相信在我們身邊就不會存在那么多不愉快的事情了。我經(jīng)??匆娪械牡昙一蛘哔I家在那里抱怨,說這個買家怎么刁難啦,這個賣家怎么厲害啦。甚至我有時候在工作中或者在我的店里,都經(jīng)常會覺得,這個人好討厭,喜歡鉆牛角尖,我懶得理他,或者我不想做他的生意了。但其實如果我們換位思考一下,想想如果是我,我會怎么樣?說不定自己要比那個人要更厲害。
肯尼斯·庫第在他的著作《如何使人們變得高貴》中說:“暫停一分鐘,把你對自己事情的高度興趣,跟你對其他事情的漠不關心,互相作個比較。那么,你就會明白,世界上其他人也正是抱著這種態(tài)度。這就意味著,要想與人相處,成功與否全在于你能不能以同情的心理,去理解別人的觀點?!边@一點,卡尼斯先生有其獨特的心得:多年來,我經(jīng)常在我家附近的一處公園內散步和騎馬,作為消遣和休息。我跟古代高盧人的督伊德教徒一樣,只崇拜一棵橡樹。因此,當我一季又一季地看到那些嫩樹和灌木被一些不必要的大火燒毀時,就覺得十分傷心。那些火災并不是由吸煙者的疏忽引起的,而全是由那些公園野餐、在樹下煮蛋和做“熱狗”的小孩子們引起的。有時火勢太猛,甚至會驚動消防隊來撲滅。
在公園的一塊告示牌上寫著:任何使公園內起火的人必將受罰或被拘留。但告示牌立在一個偏僻的角落里,很少有人看到。公園里有騎馬的警察,他可以照顧到整個公園才對,但他們并未盡職。火災繼續(xù)在每一個季節(jié)里蔓延。有一次,我慌慌張張地跑到一位警察面前,告訴他公園里有一處著火了,希望他趕快找人來救火。但他竟然漠不關心,說這不關他的事,因為那兒不是他負責的轄區(qū)。我真失望。從此,我再到公園騎馬的時候,就像一名自封的管理員那樣,試圖去保護公共財產(chǎn)。
剛開始,我并不了解孩子們的想法。一看到樹下有火,我就騎馬來到這些孩子面前,警告他們說:如果你們使公園發(fā)生火災,就要被送進監(jiān)牢去。我命令他們把火撲滅。如果他們拒絕,我就威脅說要叫人把他們抓起來。我只是盡情發(fā)泄我的怒氣,根本沒有顧及他們的看法。結果呢?那些孩子服從了——不是心甘情愿的服從。但等我騎馬跑過山丘之后,他們很可能又把火點燃了,而且恨不得把整個公園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