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剛上高中的巴菲特已經通過送報攢了2 000多美元。他爸爸讓他入股了自己的建筑材料公司,同時,說服巴菲特用剩余的1 200美元買了一家農場—離奧馬哈120公里,有40英畝大。巴菲特將農場租給一個農戶,作為租金他可以分得一半的收成。巴菲特上了高中,每次自我介紹時都會說:我叫巴菲特,在內布拉斯加有一家農場,是個農場主。用中國人的說法,可以說巴菲特在15歲時就當上了“地主”。5年后,他大學畢業(yè)去讀研究生,出發(fā)前賣掉了農場,讓自己投資股票的本金多了不少。
巴菲特的大兒子特別想做一名農場主,但他沒有足夠的錢。經過很長時間的交涉,巴菲特終于想出一個辦法—他來買農場,簽訂標準的商業(yè)租賃合同,租給兒子種,兒子必須按時繳納租金。但他給的最高購買價格非常低,結果兒子跑了上百家農場,也沒有談成。1985年,巴菲特的大兒子終于以130萬美元的價格在奧馬哈北部買下一座農場,成就了自己的農場夢。巴菲特沒有浪費這個農場,他和兒子簽訂協議,如果兒子體重不超過他規(guī)定的上限,他可以少收一些租金。結果,這個協議成功地幫助兒子減輕了體重,身體更加健康。
不過,祖輩是農民這一點只是成就巴菲特投資大師的三大家族基因中的一個。
還有兩大家族基因—一個是來自他爺爺的商業(yè)基因,另一個是來自他父親的證券基因。這些基因成就了巴菲特對商業(yè)和投資的廣泛興趣。
巴菲特成功第三大家族原因:多民族的傳承
在這里順便糾正一下很多人的錯誤看法,巴菲特不是猶太人,巴菲特的祖輩也不是猶太人,而是法國人,巴菲特母親的祖輩是德國人,而且巴菲特的太太也不是猶太人,因此巴菲特的孩子也不是猶太人。
巴菲特幼年時,祖父相當歧視猶太人,這不是他一個人的錯,當時整個美國社會都非常歧視猶太人。
20世紀中葉以前,整個美國社會的種族隔離和宗教隔離主義現象非常普遍,在巴菲特的家鄉(xiāng)奧馬哈也是如此。猶太人和基督徒(甚至是天主教和新教徒)的生活圈子和社會圈子完全隔離。很多社會團隊拒絕猶太人加入,很多單位也拒絕雇用猶太人。華爾街的一流證券公司和投資銀行都不愿意雇用猶太人。
巴菲特的爺爺和爸爸甚至用“愛斯基摩人”來諷刺猶太人。沒有人覺得仇視猶太人有什么不正常,大家都這樣。小巴菲特受大人影響,也仇視猶太人。
長大之后,巴菲特慢慢醒悟。他的導師格雷厄姆其實就是猶太人后裔。巴菲特的太太蘇珊也非常同情猶太人,主動和猶太人交朋友。尤其是1968年金博士被刺殺之后,巴菲特也開始采取行動反對種族隔離和宗教隔離,他以自己的努力,巧妙地推倒了奧馬哈俱樂部禁止猶太人加入的宗教壁壘。
以上證據就是為了說明一件事:巴菲特絕對不是猶太人。
可能因為祖輩是法國人,我發(fā)現巴菲特內心有一種浪漫的基因,他特別喜歡戲劇性的,甚至比較夸張的表達,也特別喜歡搞一些特別的儀式。
同時,可能因為母親的祖輩是德國人,巴菲特做起事來非常嚴謹,一絲不茍,認真到極點,要求嚴格到極點,不符合他的要求絕不投資一分錢。
而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一名真正的猶太人后裔,傳授給了巴菲特猶太人的商業(yè)和投資成功秘訣。
既有法國人的浪漫和灑脫,又有德國人的嚴謹和紀律,還有猶太人的商業(yè)頭腦,巴菲特就這樣成為世界首富中的唯一一位投資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