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比爾·蓋茨童年:不服輸?shù)?ldquo;怪小子”(7)

比爾-蓋茨與巴菲特的創(chuàng)富經(jīng) 作者:朱仰晴


后來因為蓋茨家搬到了毗鄰的社區(qū),要轉(zhuǎn)學,他迫不得已辭去了圖書館的工作,蓋茨很不情愿,他擔心的是自己走了后誰來找那些丟失的圖書呢?

讓管理員欣喜的是,蓋茨離開幾天后又回來了。他對圖書管理員說:“新去的那所學校的圖書館管理員不讓學生在圖書館幫忙干活兒。所以我又向父母提出回原學校念書,爸爸上班路上會叫我搭段車,要是他有事,我就走著來上學?!?/p>

管理員被蓋茨的執(zhí)著與熱情打動了,她覺得這個做事認真而又執(zhí)著的孩子一定會有一個非同尋常的未來。

不服輸?shù)耐榆?/p>

隨著年齡的增長,蓋茨逐漸成為一個追求完美和精益求精的人,并且具有頑強的毅力和拼搏向上的進取精神,他認為不管做什么事情,要么就不做,要做的話就要盡力讓自己做到最好,這一點在他15歲時參加的童子軍運動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很疼吧?為什么你不早點兒停止行軍呢?”小蓋茨的媽媽瑪麗看著兒子腫脹潰爛的雙腳心疼地說道。

“媽媽。您不用擔心我,我一點兒也不疼。等我的腳好些了,我還要繼續(xù)行軍呢,那是我的目標,如果達不到目標的話,我會很遺憾的。媽媽,我下次還要拿回第一名,好嗎?”看著淚水在母親眼里打轉(zhuǎn),小蓋茨連忙用輕松的話安慰母親。

原來,由于小蓋茨總是閉門不出待在家里看書,父母有些擔心他,怕他會變得自閉。于是,他們盡可能地為蓋茨提供各種機會,鼓勵他去參加集體活動,使他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同其他的孩子們接觸,從中學習與別人打交道的方法。

很多時候,蓋茨都很不情愿地被父母從書堆中拉出來。有一次,父母提議他去參加童子軍的野營活動,小蓋茨居然欣然答應了。

原來,對于童子軍,蓋茨在書本中已經(jīng)有了一些了解,早就很神往了。童子軍起源于19世紀的英國,當時英國的各種產(chǎn)業(yè)面臨著各種危機。此時,年輕人的體質(zhì)卻日趨弱化。因此,為了挽回產(chǎn)業(yè)危機,提高年輕人的身體素質(zhì),便誕生了“童子軍”運動。慢慢地,這種“童子軍”運動擴大到全英國和其他國家,其中也包括美國。蓋茨有著與生俱來不落人后的精神,童子軍野營活動正是他鍛煉自己的大好時機,他又豈能錯過?

那是1970年的夏天,蓋茨憑著自己出色的表現(xiàn),很快就從童子軍144隊升到童子軍186隊。不久,學校就要舉行為期一周的暑假童子軍徒步行軍活動,行程是80千米。聽到這個消息后,一想到即將開始一次新奇而有趣的行軍活動,蓋茨樂壞了,他知道這其間一定有好多富有挑戰(zhàn)性的事情等待著自己。

小蓋茨的格言就是:“我應為王。”他有很強的好勝心并且痛恨失敗,總是不遺余力地追求成功,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證明自己是最出色的。他身上這種競爭精神從小就表露無遺。在他還很小的時候,不管是和姐姐玩拼圖游戲、參加家庭體育比賽,或在鄉(xiāng)村俱樂部的游泳池游泳,還是和同學們玩克朗球、打網(wǎng)球、滑水等等運動中,他都把這些活動看做是一種極富競爭力的事情,從來都不會有絲毫懈 怠,總要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爭取勝利。據(jù)一位曾經(jīng)和比爾·蓋茨長時間在一起玩的伙伴回憶說:“蓋茨非常喜歡打克朗球和網(wǎng)球,但他極其好勝,每局都想盡辦法要贏得對方,在滑水橇的時候,他一 樣也不愿意輸給任何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